《琥 珀》第2课时教案
湖北省恩施市红土乡中心小学 黄智明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琥珀的形成、被发现过程及科学价值等有关知识。
2.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学习重难点]
1.了解琥珀的形成、被发现过程及科学价值等有关知识。
2.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引导学生快速默读全文,回顾课文内容。
2.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解决了大家提出的部分问题,这节课,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看看还能发现什么问题。
(1)组内交流,整理问题。先在组内交流自己的问题,划去相同或相似的问题。组内解决不了的或发现的新问题,记录在小组问题清单上。
(2)汇总问题,形成小组问题清单。
预设:作者想象的依据是什么?要形成这样的琥珀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二、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默读形成过程部分思考上述两个问题。(点击课件,出示问题)
1.独立思考后同桌讨论。集体交流。
2.学生交流过程中想象画面,找出相关句子。
3.师生共同归纳形成的条件和想象的依据。
第一、要有松树。依据是琥珀是松树树脂形成的。
第二、炎热的夏天正晌午。只有在这一时间松树才渗出大滴松脂,形成松脂球。
第三、苍蝇和蜘蛛在一起,且挨得很近,一大滴松脂正巧滴下来把它们包住。
第四、松脂不断往下滴,最后积成了一个松脂球。
4.(出示课件:松脂球——琥珀)直观感受琥珀的形成。归纳变成化石的条件。
(二)科学家又是怎样想象发现过程的?探究想象依据。
1.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师生交流。(根据课后提示进行推测)
2.分角色朗读此部分。
3.小结: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你知道想象合理的依据是什么了吗?
(三)科学家研究这块琥珀有何价值呢?
1.默读思考最后一个自然段。
2.小组讨论后回答。用“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说话。
三、小结拓展
今天的课上,我们做了一回心思敏捷、细腻的推理家,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组琥珀图片,边看边想象,这些琥珀中又发生了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
[教学板书]
5. 琥 珀
琥珀松脂球 天气热
松树老
苍蝇、蜘蛛恰巧一起
松脂不断滴落
化石时间漫长
地壳变化 科学价值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