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应用实践
四川省岳池县临溪小学校 林凤钰
摘要:在落实新课标“让学生人人获得良好数学教育”的“五育并举”的新课改实践中,我们可通过氛围性营造策略、指导性学习策略、训练性实践策略、直观性媒体策略和主体性操作策略等途径来确保有效教学策略在数学教学目标达成中的实现。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教学策略 应用实践
实践应用有效教学策略,是促使有效教学,惠及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在全面践行“五育并举”的课改实践中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就必须以有效教学策略应用为实践渠道来开展课堂教学。这样可确保学生人人学好数学并获得多样性的发展,特别是数学素养和核心能力的提升。而这样效果的实现,又必须是以有效教学策略的科学实施为前提。因此,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必须将其有效策略化为具体的教学方法,并在实践中应用。
一、氛围性营造策略的实践应用
营造良好氛围是有效教学策略实施应用中的一种重要路径,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民主、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获得充分热情而鼓起发挥主体性的勇气和信心,并让自我主动性和创造力变成学数学、用数学的重要底气。作为一线教师,要在引导他们独立学习中积极实施氛围性营造策略,以达到促进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主动性转变提升的课堂教学效果。为此,课堂上要在激趣上、煽情上下功夫,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受到尊重而产生自信和心理自由,在实现学习成功中感受到满足感的愉悦。
二、指导性学习策略的实践应用
加强学法指导是有效教学策略实施的重要一环。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学数学是使其主体性充分发挥的必然前提。在“五育皆要发展”理念指引下,让学生学会学习并发展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在这个知识更新快的时代下显得更要紧。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指导性学习策略的实施也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线教师,应以学生终身学习和特定学习目标为教学追求,鼓励学生为自我终生发展奠定基础是有效课堂中应遵循的概念。,落实到教学中的有效教学策略的实施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爱数学的情感并在学与用的实践中得到巩固,并在习惯形成中实现学习方法与知识技能的同步进阶,由原来的单一解题能力的培养而转变化多样化发展的培养目标。
三、训练性实践策略的实践应用
数学知识的内化和技能的形成离不开训练性实践。所谓训练,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练习实践。这种实现要求要到位,及时,能当堂实施,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中发挥作用。我们知道,训练性实践策略的实践应用的目的有三:一是检查,二是巩固,三是转化。强化这种策略的实践应用,就是在这三点上发挥作用。而其主阵地就是课内的课堂练习和课外的家庭作业。课堂练习是测试学生学习能力的最佳方法,因此其设计实施应与课堂教学的内容紧密相关。家庭作业是一个课堂教学拓展的平台,仍然要有提高效率育人的要求,侧重于学生的发展,并且需要灵活布置实施方法。对于家庭作业的实施应分层并作梯度要求,以便各个学力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和收到成功体验。
在实践应用训练性实践策略时,教师要精心计划,并坚决避免重复搞“题海战术”而加重负担,并且要及时检查,最迟在第二天需要有所反馈。重视“训”“练”结合,认真解决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单独解决个别学生的问题,不能让作业中的影响学生进步的问题“过夜”。
四、直观性媒体策略的实践应用
教学直观化是满足小学生形象化思维学习需要的一种重要策略,这种策略的实践应用,有利于学生在“数形结合”中体验到数的运算和各个思想方法的直观应用。传统媒体策略主要是用实物、挂图和投影来进行,而在科技助力教育改革的现今,多以多媒体这种现代媒体来展开,在与知识深度整合中实现有声有色有画的情境中实现有效教学这一效果追求。例如,在教学“通分”时,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就显得异常有效,学生能很快理解通过分的意义和掌握通分的方法。又如在“单位1”的认识中,如果没有多媒体来提供形象化的场景,学生很难把一块田,一个西瓜看作是一份整体。正是有了多媒体这种媒体而展开直观性教学,才使得数学这样枯燥的学科有境有趣,学生更乐于增强数学爱学情感而获得高效学习的效果。
五、主体性操作策略的实践应用
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的新课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获得课堂的主体地位。化教为导的教师扮演着服务角色和引导、组织角色,在实践中应强调“核心是学生”的践行观念,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独立研究,充分利用学生独立或合作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运用自己的知识猜测,假设和使用科学方法进行数学问题的研究实践,寻找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的新思想,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考方法,积极探索可以增强主体意识的实践新举措。当学生提出问题时,作为主体性策略实施的我们,应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思考和解决问题尝试实践,鼓励学生在进行数学问题实践中写下自己的想法,仔细考虑为什么每个步骤都要这样做,并考虑是否有不同的解决方案?通过合作学习和交流,鼓励学生自己探索算法算理,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路径。然后让学生检查他们尝试做出的答案是否正确。考虑一下如何自行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并总结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哪些新知识并进行梳理。这一切,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做,教师的任何包办代替都是错误的做法。因此,实践应用主体性策略在全面践行“五育合一”课改中更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教学策略是无比丰富的,作为新课改的实践者和“五育并举”的推进者,我们应结合内容而创新应用策略进行实践,让基于学生发展的数学课堂在落实“让学生获得良好数学教育”不再是梦而是实实在在的教育惠及。
参考文献:
盛开平,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J].家长,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