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化县炉观镇石新中学 刘雅祥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更加重视了小学古诗词教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做出了明确要规定,规定指出“小学阶段学生应背诵的古诗词篇目共计160篇(段)”,再加上附录中的“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70首,整个小学阶段古诗词的总量就相当大了。同时,在“阶段目标”中又提出了诵读诗文、体会情感、领悟内容等多项具体目标要求。可见,小学古诗词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它的地位已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如何真正搞好小学古诗词教学?下面主要分析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
小学古诗词的教育目标就是使小学生贴近古诗词文化,养成主动吸收优秀文化的良好习惯,在理解古诗词内涵的基础上,实现我国古诗词文化的薪火相传。但是在小学古诗词实践教学中,教师仍以单一的内容设定教学目标,学生熟读背诵古诗文即可实现教学目标。这种教学目标的设定是不科学的,对古诗文文化的传承极不公平,一方面教学目标与古诗词学习并未有效结合,小学生虽然熟读背诵了古诗文,但是并未真正体会到古诗词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学生机械式地背诵古诗文,根本无法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无益。
2、教师知识储备量不足
在现阶段的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大部分语文教师存在着知识储备不足的现象,在很多乡镇学校、村完小、教学点等地,师资短缺严重,年龄结构呈现老年化的趋势。有的教师身兼数科,并非专任教师,且在学生生涯中便缺少传统文化的浸染,古典诗文底蕴丰厚之人鲜见,对古典诗词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艺术价值等缺少足够的重视。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只是领着学生诵读,或者抽查古诗文背诵情况,在课堂上对诗词进行诗意上的简单讲解,对于作品所蕴含的隐性文化如作者的创造背景、时代背景等并知识未充分发掘。
3、教学方式传统、缺乏趣味性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古诗学习的兴趣不高,认为其只是机械式地背诵和记忆,而且在考试中所占比例较小,造成小学古诗词教学一直在打外围战,并未真正让学生走进古诗词文化,并未充分感受到古诗词的独特魅力。许多老师都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唯一事业,投入了热情和精力,转变教学方式,与学生一起进行古诗的动态互动学习,让学生走进古诗,走进传统优秀文化。
二、关于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对策分析
1、在教学中明确目的性,突出文化性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一般要求学生背诵和记忆古诗词。因此,针对这种情况,要突出古诗词教学的文化性,多发掘古诗词中蕴含的优秀文化,引导学生进行诗词赏析和诗词讨论,避免学生因机械式的背诵对古诗文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如教学《望庐山瀑布》,在学生从诗中的字句欣赏到诗的意境之后,再通过让学生观看录象,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的优势,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身临其境,置身于庐山瀑布的美景之中,在观赏过程中,把美的图象,老师的解说,学生的吟诵巧妙的结合为一体,使学生入情入境,一种爱美、赞美的感情油然而生,并让学生畅谈此时此刻的感受,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2、提高教师专业知识,促进有效教学
因为课堂教学是教师影响学生学习古诗的主要途径,所以语文教师还应该是一个教学设计者。要求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古诗教学的特点从总体把握,做到新教材使用新模式,新模式产生新课型,新课型带来新效益。小学生正处于各种观念价值还未完全形成的阶段,古诗词教学要精心预设,依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古诗词教学内容,把学生的现有水平同古诗词教学内容连接。如在学习李绅的《悯农》这是一首揭露社会不平、同情农民疾苦的诗,着重写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第一、二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以“春种”“秋收”,概写农民的劳动。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第三句“四海无闲田”,更写出全国的土地都已开垦,没有一处田地闲置着。此句与前两句的语意互相补充,进而展现出硕果累累,遍地金黄的丰收景象。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财富,在丰收的年头,照理该丰衣足食了吧?谁知结句却是“农夫犹饿死”。这真是触目惊心!一个“犹”字,发人深思:到底是谁剥夺了劳动成果,陷农民于死地呢?“犹饿死”三字极为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不平,凝聚着诗人强烈的愤慨和真挚的同情。鉴赏是时候,通过创设问题情景的方式,让学生利用学习资源查找资料。最后老师进行总结,从而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到词中表达的情感。通过内容预设,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小学生是充满灵气、朝气活泼的,在当下的古诗文教学中,不要拘泥于传统教学,而是寻找多种教学方式。如用说唱、传唱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主动性,使得学生更加任意记住和理解诗词内容,避免机械的死记硬背。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些富有豪迈的情感想象和恣意汪洋的情感抒发,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老师不能采用单一的手段教学,要将诗词中饱含的无限想象力与小学生的想象力结合起来,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诗词的天空中展翅飞翔。比如赏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老师可让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说说通过这两首诗大脑映射出的图像。基于此,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让学生从各个角度赏析诗词美。
总之,古诗词传承着中华五千年光辉璀璨的文化精华,而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握好自己学生的特点,选择科学的方法,或诵读,或感悟,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完成古诗词的学习,提高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