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魏后冬
当下体育教育的多重视野
湖南省衡阳县第三中学 魏后冬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成为一种经济形式,成为一大产业。显然,体育教育的单一视觉已不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体育教育必须在多重视野下进行。
一、体育教育中的强身健体
新时代,人们对健康意识在不断增强,强健体魄的标准也不断的在变化,所以在体育教育中如何实现强身健体目标仍然显得十分重要。应当体现清晰的健康标准、正确的健康观念,提倡保持健康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等等。体育教育应在如何强健体格、提升体能上多下功夫,下足功夫。竞技体育是当今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竞技能力提升过程的同时也是强身健体的过程。因此,强身健体任重道远,永远在路上。
二、体育教育中的心理调适
人的健康不只是生理健康,包括心理健康。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只重视生理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由于以往体育教育的目标定位在提高生理健康的水平上,导致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普遍存在。因此,应在体育教育中自觉对受教育者进行心理调适训练,主要阐释心理失调的重要意义和方式的应用。研究表明:经常锻炼的人能获得并享受运动后的那种身心愉快感,运动似乎把紧张和精神压力全都驱除了出去。调查发现:用3/4的体力跑步1小时,每周3次,可以解除焦虑和抑郁。更多的人在开始有规律的体育运动后,感到睡眠更好,工作更有效率,精力更加充沛,不再感到紧张和压抑,使自己更有自信和自尊。体育运动有利于摆脱心理挫折,锻炼的乐趣可冲淡心灵上失败的阴影。完美心理品质的塑造与体育运动是分不开的,健全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体育运动的刺激性、放纵性、宣泄性和冒险性,使它成为宣泄情感,净化心灵得最佳途径之一。体育活动有利于塑造人的自觉性、自制性和坚韧性,有利于培养乐观、积极、阳光的精神品质,让人充满活力和正能量。
三、体育教育中的德育
体育教育中的德育应体现时代特点,展示时代风貌,突出主旋律,凸显核心价值。既要警惕封建伦理的沉渣泛起,又要防止西方反动思想的侵袭。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往今来,这种高尚情怀极大地鼓舞士气、凝聚力量、振奋精神,既利国利民又利人利己。这在体育健儿在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努力拼搏的感人事迹中充分体现,“女排精神”就是生动的体现。每一届的奥运会,当我国的运动员一次一次的站在领奖台上;当鲜艳的五星红旗一次次在上空升起;当嘹亮的国歌一次次的奏响,每一个中国人都会为我们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这种视觉感官上的冲击,是任何说教形式都不能替代的。
集体主义者通常关注社区、社会或国家。这种精神是农耕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和谐社会的必备精神。可以说,多一份集体主义精神就多一分团结,多一份集体主义精神就多一分和谐,多一份集体主义精神就多一分力量。体育的许多项目都是集体项目,比如:篮球、排球、足球等。要在这些运动项目上取得胜利,必须靠全体成员的团结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够取得,个人在这些项目中虽然有很重要的作用,但单纯个人英雄主义在这些项目中只会导致失败的后果。
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不少学生由于独生子女的身份,长辈过多的溺爱使其缺乏自理能力,一旦脱离父母难于适应现代社会。因此,对学生进行独立、竞争意识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体育运动是不服输的运动,一次成功来自千百次的失败,体育比赛本身就是一种竞争, 想要最终获胜,必须击败一个个竞争对手。因此,经常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比赛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独立、竞争意识。但需要指出的是,竞争必须是良性的、有秩序的、公平公正的竞争,绝不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竞争。竞争是手段,不是目的。即以竞争提升能力,增进了解和友谊。
四、体育教育中的美育
运动本身就是一种美,体现在动作、形体、形态、服饰器械、旋律节奏、精神风貌等。所以,体育教育不仅要讲授动作技术,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去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要求学生每学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体型美。把美蕴藏在动作之中,培养人的审美意识和爱好,让其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的深刻含义。一言以蔽之,就是寓美育与体育之中,通过体育教育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提高创造美的能力。
体育教育是交响乐不是独奏曲,因此作为体育工作者,应自觉运用多重视野,推进体育教育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