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阿力同才次克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新疆和静县第四中学 阿力同才次克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来源,是凝聚中华民族精神最有力的武器。几千年的汉语文化和思维,是维系我们民族命脉的根本,也是未来世界能够走向大同的重要思想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对有着悠久诗书传统的当代中国来说,十分必要而迫切。
一、提高自我传统人文素养,拓展传统文化氛围
人文素养教育不是通过说教来实现的,不是通过灌输来获得的,而是让人置身于情境中自我体验、相互影响而丰盈起来的。身为语文教师,我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完整的人”和合格的公民。素质教育是以素质培养素质、以灵魂塑造灵魂的一种过程,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人只能由人来建树”。这种影响力,只能用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去涵养、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
在语文教学中要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语文教师自我必须首先悉心学习古典文化。尤其是代表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学史的经典文化著作如《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诗经》等。应成为每个语文教师必读之书。在完成教材选编课文之外,语文教师应为学生增设一系列《中华经典名著选讲》的课程,在增加传统文化学习篇目、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其文化素质的同时,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数千年所负载的精神价值的理性认同,培育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高尚健全的人格。每教学一篇古典文章,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点点滴滴的积累,潜移默化的渗透使学生精神得到贯注,思想随之净化,行为获得矫正,文化得以熏陶,人文素养才能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师本身所具有的传统文化素养应成为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重要的课程资源。
二、挖掘教材,学习中感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类的心灵中有许多东西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前人或他人的心灵感悟的结晶——文学经典,是我们用心体会认真学习的典范。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由自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想到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由自己的痛苦想到天下寒士的痛苦,表达了自己对天下寒士的无限关怀和美好愿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作者认为这还不够,于是又写道:“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只要能让天下寒士免遭风雨严寒的侵袭自己冻死也心甘。阅读时,使学生与作者这种推己及人的崇高感情产生共鸣,并且从中受到启迪。感受到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从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三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感受到为国家、为民族而奋争的精神力量,由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形成一种忧患意识,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从岳飞的“笑谈渴饮匈奴血”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都体现着这种意识,并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
另外,前人留下的名言、警句、俗语、成语,都是前人感悟生活和人生的结晶,我们应该认真学习。譬如,鲁迅先生有言:“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象这样的名言,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认真的学习,反复的揣摩,细心的体会。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在运用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作文教学,学生能引用诗词,名家名言,民间谚语,更能使作文语言凝练,表意更加具体,更能增添文章色彩。又使学生在理解运用中感悟而提高人文素养。如《看云识天气》里谚语的引用;《卧看牵牛织女星》引用杜牧的《七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用在文章的开头,吸引读者,引出下文,给文章增添了色彩,使科普文章更具可读性。结尾引用苏轼《赤壁赋》里的“寄蜉蝣于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来说明人生的短暂于藐小,更要去研究自然科学和发现自然法则。,《驿路梨花》在文章结尾引用陆游的《闻武均州报已复西凉》“驿路梨花处处开”既照应文章开头又精练的把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体现得恰到好处。把作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有机的 结合起来,学生更能写出高水平,高质量的文章来。大大的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语文课外活动中渲染传统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其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使学生在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传统文化活动是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如进行传统文化实践活动,调查生活中人们礼仪行为,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践中,在对别人、对组织的各种关系中,调查认识到哪些行为符合礼仪规范的要求,哪些行为不符合礼仪规范的要求。同样,要克服自己的失礼行为与习惯,培养自己的礼仪品质人文素养。利用墙报、黑板报、手抄报,作文竞赛、传统文化知识抢答赛,古诗文背诵比赛等语文活动。创造一种传统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感悟做人的德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总的来说,语文教学是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主阵地,应充分利用这一阵地来培养学生的传统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