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杜 智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德育功能初探
新疆和静县第四中学 杜 智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往往特别注重抓双基,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强调知识的记忆和掌握。但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与运用知识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却相对比较放松。这是个重大的失误,仅仅把思想政治课看成一门文化知识课,而忽略了其德育功能,把思想政治课独立于其他德育活动,如班、团、队活动以及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之外。教学方法简单粗糙,单纯的灌输说教,这一些都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课发挥德育主渠道的作用。如何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是摆在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在近几年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实践在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与广大老师共同探索:
一、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
首先,要讲究思考政治课的通俗性,所谓通俗,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当前的社会实际情况,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并以此为根据来处理教材内容,让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而不是强制灌输,死记硬背。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知识尚少,抽象思维能力尚差而形象思维仍占主导地位的初中学生,如果单纯讲解抽象概念、原理,必然会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困惑不解,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借助生动形象的比喻、典故、历史故事、当前的国情、新闻时事、英雄模范的事迹等典型事例,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刻的道理通俗化,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借助形象生动活泼的事例,使学生更加了解社会,对知识易于接受,加深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把教材实际和社会实际、学生实际联系起来,在《思想政治》教材的多次修改中,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学生实际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同时,也容易产生教学中的“难点”,所谓难点,就是教材中比较抽象,容易混淆的知识以及与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现象似乎有矛盾的内容,教学难点能否很好地解决,也是事关教学成败的。
二、在教学方法上启发人
良好的教学方法能让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事半功倍,传统的“灌输法”和“填鸭式”教学,已和当代的实际格格不入,在考试时让学生把一个问题回答出来简单,但让学生培养起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却很不容易,所以,必须掌握一套良好的教学方法。
1、采用讨论教学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用讨论法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是整节课的讨论,也可以是几分钟的讨论,既可以是全班性的讨论,也可以分小组讨论,还可以同桌之间展开讨论,教师应视教学需要,适当安排:①讨论的问题应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有讨论、钻研的价值,最好是社会生活、日常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如初二年级在讲授四项基本原则时可以讨论“为什么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对中国利多还是弊多?”②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启发引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见解,注意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一讨论的主题和争论的焦点上,引导讨论向纵深发展,使关键问题得到圆满解决。③在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做好讨论小结,简要概括讨论情况,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纠正学生错误的片面的或模糊的认识,让学生真正做好领会课文的精神。
2、坚持教学的趣味性,以生动活泼的教法吸引人
趣味性是指在教学中为使受教育者产生自觉接受教育的动机,教师运用的为其喜闻乐见,可知可感的基本德育手段,实践证明,它是对过去那种单纯的灌输式、训导式、说教式德育教学模式的摒弃,是一种适应时代发展,符合初中学生思想实际的迫切需要。
要让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提高,还在于要实现政治理论从抽象型向实践型的转变,解决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问题,“学而不用,等于白学”,只有使学生深深体会到“学与不学,大不相同”时,才会使思想政治课产生吸引力,引起学生的兴趣。
3、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思想道德教育涉及大量的实际问题,单靠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解决,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很多,例如举办学生辩论会就很不错。在具体的教学中,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走向讲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在开辩论会时,我一般提前一周把辩论的题目、内容和辩论的形式告诉学生,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辩论中,学生们的思维十分活跃,为论证自己的观点,引用了大量的具体事例和理论依据,个个畅所欲言,气氛十分热烈,教师要及时进行引导和点拨,把学生们的认识逐步统一到正确的观点上来。第二,总结不能停留在问题的答案上,还应注意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思想水平,因为通过课堂辩论,虽然留给学生印象是生动而丰富的,但毕竟大多是片面、零碎的,因此教师应对所辩论的问题作多角度、全方位的归纳小结,让学生更深刻地把握问题的实质,从而在知识、能力、觉悟等方面都得到提高。
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树立“大德育”的观念,教学过程中,不能孤立地抓教学工作,而要着眼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能力等方面的素质。从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的全局出发来研究和思考问题,开展教学工作。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把多种教育途径相互渗透,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形成一个知行统一而不是脱离实际的、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而不是单纯灌输的、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有利学生各方面素质提高的教育教学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