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孟根才次克
浅谈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艺术
新疆和静县第四中学 孟根才次克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以及进一步补充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我校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从辽宁东港引进的“韵语识字、提前阅读、循序写作”的小学语文教材,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质与量提出了很高要求。十多年来,我们育才小学在课外阅读的教学尝试中做了大量的实践研究,取得了社会公认的教育成果。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指导小学生开展卓有成效的课外阅读呢?笔者结合在育才小学从事多年的韵语教学研究所积累的经验,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分析当前现状
目前,小学生阅读面普遍狭窄对一些名家名篇知之甚少,仅限于教材中选进的篇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学生无暇阅读。教师不仅独占课堂,而其还延伸于课外,学生常常连读书的时间都没有。其次,缺少阅读材料。不少农村小学虽然有图书室,也只是样子,很少或根本不对学生开放。第三,来自家长及教师的劝阻。家长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学习功课,将来考上理想的学校,极力反对学生看“杂书”;教师也害怕学生读“闲书”影响成绩,担心受到不健康书刊的影响,所以对学生课外阅读划线定框,没收学生课外读物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学生自身的阅读兴趣也不高。很多学生每天愿花两个小时看电视、上网,却不愿花30分钟看书。
二、营造阅读氛围
披文而入情,读书重在激情。我们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一个喜欢阅读的教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利用一切适当的机会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如在教学《福尔摩斯的推断》时,我发现学生对福尔摩斯特别佩服,就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去收集、阅读有关福尔摩斯的文章。学习了《嫦娥奔月》后,让学生收集如《开天辟地》、《女蜗补天》等许多中国古代有名的神话故事。这样有目的的进行课外阅读,既能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课外阅读的质量。
班级读书会也是小学生在学习伙伴间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重要形式,主要做法是:先引导学生用一段课外时间读一本教师或同学推荐的书,然后用一个集中的时间由同学和教师共同对该读物自由讨论,也可以交流一些同学的读后感等。可以让阅读成为游戏一样的童年生活。
三、重视择书“把关”
在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要让学生学会选择。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目前,市场上各种小学生读物琳琅满目,但不一定都适合小学生阅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向学生提供或推荐优秀的少儿读物,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家长的指导,使其配合教师,教会孩子选择读物。另一方面,还要教学生在有益的读物中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尽管是一部好作品,但其中的内容、观点未必都适合学生,因此,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有选择地吸收有益于自己的信息。
小学生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同时,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都有限。根据这些特点,我精心挑选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儿童读物,如《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的作品甚至迪尼斯的故事等。这些经典儿童文学书籍既是符合儿童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的课外读物,又能促进他们完美地发展,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敞亮孩子的心扉,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此外,还可以适当推荐给小学生的一些有时代特色的畅销课外读物。比如,郑渊洁的“皮皮鲁”和“鲁西西”等系列童话故事,成为众多小学生童话梦中的主人公;近两年,《哈利·波特》、《魔法学校》这样的儿童畅销书风靡校园,这种具有时代特色的课外读物也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宝贵契机和资源,可教师往往忽略甚至粗暴地扼杀。很多图书有充分的流行因素,其中包括正义的感召、美好的幻想、过人的机智及天真的童趣等。对这种课外阅读,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积极亲身体验,使其能真正产生发自内心的激动和兴趣。
四、正确引导阅读
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扩展,要由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丰富课内,把语文课的内容通过阅读发散迁移,做到“根在课内,梢在课外”。如学习了《再见了,亲人》后,让学生阅读巍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抗美援朝题材的作品,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优秀品质。结合记叙邱少云、黄继光等英雄人物的课文,引导学生阅读有关革命回忆录、故事和小说。学习《赤壁之战》后,推荐学生阅读历史故事。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大大提高,读书的热情也高了。
五、注重养成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养成良好习惯必须实践。换句话说,那不仅是知识方面的事,心里知道怎样怎样,未必就养成好习惯,必须怎样怎样去做,才可以养成好习惯。”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要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不能一蹴而就,要重视抓好开端,由易到难,逐步养成。首先,要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的身心特点,向他们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做到有计划的循序渐进。其次,教师一但提出某种要求,就必须坚定不移,不允许有违反,不允许学生有后退,尤其是在个别学生身上表现出不良倾向的时候,更必须严格要求,毫不放松。再次,教师要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特别留心去发现学生中由于好的课外阅读行为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典型,给予积极的正确评价,让个别学生的成功成为良性的刺激,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的形成,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
综上所述,课外阅读是小学生丰富生活经验,积淀人生智慧,提高自身素养的过程。在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良好养成习惯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放弃急功近利的思想,端正对课外阅读的认识,正确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卷有益,只要学生读,就一定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