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周崇来
谈谈如何对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华塘中心学校 周崇来
【摘 要】 数学老师如何对数学“学困生”进行转化?一直以来都是一件令数学老师棘手和头痛的事。笔者认为转化数学“学困生”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培养好两种习惯;二是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三是针对每个人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因人施教。四是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让他们内心动情,真心晓理,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转变。
【关键词】习惯 倾听 思考 关爱
数学这门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是非常强的,如果哪一章节的知识没有掌握好,后面的知识将无法完全理解、牢固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数学“学困生”时常会感到棘手和头痛。为此,我浅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一、培养好“两种习惯”
培养认真倾听的习惯。“学困生”通常有上课不听讲、搞小动作的毛病。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把目光有意识地多盯着他们,让他们知道老师在时刻关注他们是否在专心听课。例如,我刚接手五年级164班时,发现王小兵同学上课时总坐不住,要么就在位屉里搞小动作,要么就扒在课桌上,根本就不听讲。开始一个星期,我只要一发现他不专心听课,就马上叫“王小兵”,一节课最多的点过五次“王小兵”的名。从第二个星期起,我发现他上课时眼睛总盯着我,生怕我点他的名。渐渐地他就改掉了上课不听讲的毛病。“认真倾听”这个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时间、多渠道、反复多次地培养和训练的。如果我们每一节课都这样从严要求了,那么认真倾听的习惯自然就可以慢慢养成了。
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学困生”往往有不交作业或抄别人作业、甚至让别人代做作业的毛病。2013年下期,我接手五年级175班的数学课,我向前任数学老师了解这个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她告诉我,这个班每次总有6个同学不交作业;曹顺同学总是让蒋贤伟同学代做作业,数学成绩很差。果然,第一节课下来,这6名同学真的没交作业。第二天上课,我请这些同学站起来,说说为什么不按时交作业。她们的回答几乎一样,就是“不晓得做”。这时,我严厉地告诫他们:作业一定得自己做,做错了不要紧。不会做就要问老师或同学,绝不可以抄袭或让同学代做,那是自欺欺人的,考试的时候终究会原形毕露。这天放学,我特意把他们留下来,耐心地教育他们:解答问题一定要养成独立思考、不懂就问的好习惯。教育他们思考的方法是要依靠自己所学独立思考来领悟的。只有不断地体味到思考得来的乐趣,才能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靠抄袭别人的作业是永远掌握不了解题方法的。只有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得出来的,才算真正掌握,记得牢固。之后,我安排优等生蒋贤伟、龙丽雯、陈心妍结对曹顺、王思琦和周伟;剩下的三位由我亲自辅导,每天放学到我办公室做作业,不会做及时问我。这样,一个学期下来,他们不但改掉了不交作业的毛病,数学成绩也明显提高了。
二、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自信心
“学困生”一般来说学习积极性不高,自信心不足。对于他们,教师首先要帮助他们树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的信心,一定不要让他们觉得在班上低人一等,千万不要伤害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相反,教师应该对他们多看一眼、厚爱一层。一些鼓励性的“批评”对他们来说是最容易接受的。比如我对好动的周杰同学说:“学好数学你是有实力的,就是太贪玩了”,对喜欢音乐和舞蹈的曾丽霞同学说:“这些问题,以你的聪明一定能解决,试试吧!”还对偷懒、不喜欢动脑筋的谭峥同学说:“你行、你可以做出来的,再想想”。因为只有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认为只要努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他们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和自我发展的主人。
其次,为“学困生”铺设成功之路。学习数学,本来就难,对“学困生”来说就更难。 因此在数学课上,对学生提问,给“学困生”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培养其自信心;作业上、评语中多写鼓励性的批语,如:“很好!”“继续努力!”“为你点赞!”等,这样,你就会发现课堂上越来越多的同学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作业本上的作业正确率越来越高,学生的自信心逐渐增强,积极性得到提高,“学困生”也逐渐跟上来了。这时再对“学困生”因材施教,帮助他们补上以往落下的内容,这点对提高“学困生”的成绩,培养自信心,调动其积极性也十分重要。
三、措施得当,因人施教
课堂上要激发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多问问他们听懂了没有,千万不要对他们不闻不问。
课下要给他们适当开小灶。开展一对一、一帮一活动,每个优生与一个“学困生”结对,不定期进行考查,比比哪组进步快,这样既帮助了差生,也提高了优生。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困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体现分层次进行帮辅,实现不同层次的“学困生”各有提高,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四、给“学困生”更多的关爱
同学们都有各自的情感需求,而“学困生”更需要关爱。
老师不但要在学习上关心他们,还要在生活上、小事中对他们进行无微不至的关照,通过“以心换心”的教育,这些“学困生”才会对老师亲近,才会喜欢老师。因为只要学生喜欢你这个人,就会喜欢你上的课!清除他们的懒散、敷衍心理,疏通学习渠道,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做到关怀备至,不发怒、不嘲笑,有耐心、有爱心,在与他们相融、和谐、愉悦的氛围中授业解惑。
总之,转化数学“学困生”的工作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但只要我们有决心、有耐心、有恒心、有爱心;勤思考、多用心;不怕苦、不怕累,就一定能够把他们转化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