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刘娅娅
刍议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养成
陕西省柞水县城区第二幼儿园 刘娅娅
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曾有一句至理名言“习惯成自然”。确实,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有利于品德的提高,促使幼儿良好品行的发展,让他们终生受益。那么,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教师身体力行,为幼儿树立榜样
幼儿年龄小,可塑性大,模仿性强,因此,“其身正,不令而行”,教师的言行举止都是孩子模仿、学习的样板。教师必须以自己的“行”为准则,在幼儿中树立榜样。比如,幼儿吃饭吃点心时,总把饭粒饼屑掉落在桌上、地上,而且不管自己脚底下有多脏,也不动手把饭粒等清除干净,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是板起面孔批评一遍,而是自己动手擦桌子、扫地面,然后让幼儿进入干净整齐的教室活动。虽然每次都很累,但是我们相信,我们播下的良好种子一定会获得丰收果实。果然如此,当幼儿感到干净整齐的教室原来是老师打扫的,他们就不再随地乱扔垃圾,吃饭时特别小心,还会相互督促、检查、捡去饭粒,有些懂事的幼儿不用我们吩咐就会自觉地帮助我们收拾,当我们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时,他们会说:“老师一个人干很累”。当时我们心里真是高兴,再辅之于说理、引导、表扬等教育手段使孩子从小能爱惜粮食、讲清洁、爱劳动,榜样的力量真是无穷的,播下良好习惯的种子,就会得到美的品德的收获。
二、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进行随机教育
随机教育就是针对日常生活、集体活动、游戏随时出现的问题,根据情况的变化实施养成教育。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情况不断出现,时时都有“问题”,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应更多的考虑到随机教育,我们要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把握好教育时机。
1、集体教育活动中的随机教育
教育契机在各类集体教育活动中是大量存在的。在教育活动中,我不会机械的宣读教案,而是抓住这些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例如:在教育活动中,有些孩子不能安静听别人发言,而是不停的喊:“我我我”。我意识到这是培养孩子自制力的良好时机,于是,马上引导孩子讨论:“你也想说,他也想说,我们究竟听谁的?”这样孩子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好,马上坐好,我便及时强化幼儿这一正确行为:“你们能管住自己,认真听别人讲话,真棒。”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自我控制、自我约束。
2、一日生活中的随机教育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同样存在着良好教育契机。例如:在常规盥洗中,教育幼儿按六部洗手法洗手、排好队、节约用水等;吃饭时不挑食、不浪费等,睡觉时不吵闹、安静入睡等良好习惯。当个别幼儿犯规时,我会及时提醒,逐步增强了幼儿遵守规则的自觉性,使幼儿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常规习惯。
3、游戏中的随机教育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由于缺乏自信心、责任心、自制力等,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产生矛盾冲突。教师应善于抓住这些时机,对幼儿进行教育。例如:两个孩子争抢玩具吵了起来,我就心平气和的对他们说:“玩具只有一个,你们两个都想玩,怎么办呢?”结果两个孩子又谦让起来。我还建议他们轮流玩、共同玩等,使孩子在游戏中学会了谦让、合作、分享等良好习惯。
通过实践活动,使我体会到: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存在着大量教育契机,我们幼儿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并运用恰当,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使教育理论落实到幼儿的行为上,并逐渐内化为品质,形成良好习惯。
三、榜样教育,巩固形成
幼儿在活动中,常会因排队发生推挤,出现不遵守纪律、打闹、告状或争抢玩具、独占玩具,或室内的小椅子倒了,小桌子歪了没人理睬等现象。对此,教师采取的口头说教收效甚微,且幼儿易旧病重犯。这时教师可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如:幼儿喜爱的故事《小红花找朋友》、《孔融让梨》、《三只蝴蝶》、《谢谢小猴子》等,让故事里爱护桌椅的姑娘,关心爱护别人的孔融,团结友爱的三只蝴蝶,活泼可爱的小猴子等鲜明的形象和生动的故事情景深深地刻在孩子们的心上,并在大脑中留下我也要像小姑娘、蝴蝶、小猴子、孔融那样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友爱谦让的印记,从而使其在自觉不自觉中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受到教育。并让幼儿知道在集体活动中养成讲文明、懂礼貌,与同伴友好相处的良好行为习惯。再如进餐时,针对个别幼儿不爱惜粮食,不吃疏菜和挑食等现象,可选用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儿歌《下巴上的洞洞》、古诗《锄禾》等培养幼儿不讲享受,热爱劳动,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这样使幼儿在各种榜样的影响下慢慢地接受和掌握正确的做法,并形成一定的规律。
四、环境熏陶、反复强化
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与环境的熏陶作用密不可分。老师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除了加强家园共育,也要在美化幼儿园环境、为人师表方面下功夫,比如:要让幼儿学会团结友爱、尊老爱幼。老师首先要做到自己与其他老师之间要和睦相处,对家长要有礼有节,对幼儿要宽容相待;在教学、游戏以及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以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和表扬。又如:可以在起床时请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游戏时,安排并鼓励幼儿进行合作游戏等,在以上活动中谁表现好,老师就表扬谁,让孩子明白互相帮助是好事,老师会喜欢,小朋友也会喜欢。通过这样的一些小事,使幼儿在帮助、关爱他人之中得到乐趣,从而使好习惯巩固。寓行为习惯培养于活动之中,促进儿童的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生活与各项活动之中。
总之,幼儿期是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我们必须从小抓起,从小处着手,循序渐进,促进幼儿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