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探究
四川省武胜县赛马小学校 杨松
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奠基教育平台---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责任而不可推卸。作为一线教师,应创新策略,运用多种方法,通过氛围营造、方法授予、平台搭建、开放时间等举措,为学生学会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
自主学习能力,又称自学能力,是一个人长远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核心素养,特别是在知识周期变短、信息爆炸更新快的时代,如果没有较好的自学能力来帮助他获取更多新知识作为“强身”支撑,那么将无法用旧船票来登上新客船---满足社会发展的新需要。因此,作为担当奠基作用的小学数学教学就必然要为学生将来发展负责。新课标就这样要求我们应力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学习奠定基础。落实到实践中,要实现这样的效果我们就必须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策略创新,使之能主动学,有学习的方法策略。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数学教学和“五育合一”课改推进实践谈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构建和谐教学氛围,让学生愿意学习---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能视为知识接受的容器。如果一线教师还持学习是被动吸收的观点施教,把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以获取知识的过程视为应机械记忆的过程来进行,那必将失去主体性这一观点支撑和策略应用。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强灌硬塞”,要想方设法唤起学生想学之需,使之产生愿学的积极心态,从而促使他到知识发现、问题解决、认知构建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而要达到让学生主动学、愿意学,把学习看作是一种快乐而不是负担的有效方法就是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使之产生“我要学”之需。实践证明,要使学生学有内需,夯实愿学心境,首先我们就应在课堂教学时让学生感到有趣有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作为师者都清楚其教学实践意义。因此,在“活力展现”理念引领下的课堂导入,我们常常以激趣为首要追求而付诸实践,通过谜语、故事、儿歌、多媒体、动手操作、情境创设、游戏融入、悬念实施等激趣途径,促成学生主体性在自主参与强势发挥。这些方法,只要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和正确实施,就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而不断在“我要学”中发挥出能动作用来。
二、开放课堂学习时间空间,让学生积极学习---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保障
学习,既需要平台,又需要有时间作保障。从目前教学来看,很多教师忙于进度而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机会给予和平台搭建,认为学不如教来得快,有效果,故而大量缩减了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而将其据为己有。实际上,作为奠基的数学教学,我们没必要过多的练习,可将此所用的时间转移到学生自主学习上来,这样就可保证学生学习时间和空间了。要知道,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需要以时间和空间作为基础保障的。而且,学生知识的同化、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等效果的实现,都不是学生的一朝之功,也不是教师的机械训练,而是需要“滴水石穿”的时间和“冰冻三尺”的空间。因此,教师要有开放教学的理念,要有转教为学的思想和化教为导的实践,才能让学生成为主人而拥有课堂更多时间。
三、加强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良好的学习方法必须在多样的学习方法中选择出来,才能成就有学习能力的人成为人才。要培养学生有自主学习能力就离不开学法指导,就必然要授予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法作为学生实践的前提,让他们能在不同学习材料面前能根据实际而选择不同的策略,做到灵活学习,有的放矢。要知道,随着时代发展和信息更新速度加快,未来的文盲就不再是我们目前所指的那些不识字的人了,而是不能选择学习方法和利用工具的人。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地将教师的教变成引或导,加强学法指导,通过“授人以鱼”或“授人以欲”等方式实现“授人以渔”的效果,从而促进学生在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策略的更新和丰富。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不可少也是关键所在。作为教师一定要认识其实践意义。
四、改变模式搭建平台,让学生自己学习---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点
传统课堂模式单一、陈旧,整个过程都是围绕教师活动而设计的,其流程可概括为“组织、复习、讲授、巩固、布置”五段式模式。这样的模式重知识传授和“教师为本位”思想,严重束缚了学生主体性参与实践这个能力形成的主旨,更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难以兑换“五育合一”。因此,要凸显学生主体而使其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就应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的模式而搭建平台,实施合作学习模式、探究型学习模式,尽可能地搭建平台,给予空间,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亲身学习实践中来自己学数学,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点。
五、联系生活学以致用,让学生灵活学习---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学的目的在于用,在用中又能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学。利用二者的关联性我们就可以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新课标把学生“用数学”称之为问题解决,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教学建议。而我们引导学生达到这个目标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用数学”的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能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故而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信心。为此,应结合生活化理念施教,把课堂练习和课后作用披上生活外衣,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情境平台上解决实际问题,以形成学以致用意识和创新应用能力。
总之,作为奠基的小学数学教学我们一定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能为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春凤,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J].教育,2020年。
[2]李丽娇,小学数学自学能力培养初探[J].基础教育研究,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