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数学教学是这样实践的
四川省武胜县街子小学校 左少蓉
摘要: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以便更好地实现让学生人人有进步的新目标,就需要我们创新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本文探讨了精心设计提问、直观教学、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学等三种实践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教学 实践策略
在新课改全面推进以优教优学的课堂改革的今天,我们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成为众多热爱教育事业的仁人志士们的一致追求。有效教学,作为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学追求,如何把这种思想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去,就成为我们推进新课改,创建高效课堂的重要理念支撑。小学数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实施有效教学,获得教学有效性,是数学教师必须为之努力的主题目标。这几年的数学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实施有效教学,就必须创新策略,运用多样化的方法开启课堂教学之旅。
一、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作为一种教学组织手段,提问在数学教学中是应用较多的,有效教学必然要求提问具有较强的有效性。因此,我们对此应提高认识,精心设计,使问在诱启点、关键点、疑难点、易混点发挥作用,能很好地开阔思路,启发思考,特别是在新知教学中,现行数学教学,通常一节教材,总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数学概念或知识点,即平时所说的教学关键。如何指导学生去理解,掌握这些概念和知识,了解事物的本质,就要在解决问题的关键处设问。如教“圆的面积”,当采用直观教具把圆分割后拼成长,方形时,我这样提问:这个拼成的圆形面积与原来的圆的面积有何变化?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与圆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图形面积怎么样计算?圆面积怎样计算?这样一组问题,前者为后者铺垫,顺流而下,学生很自然得出了圆的面积公式。这样教学的知识,学生印象深刻,教学效果好,达到有效教学的效果。
二、运用简笔画实施直观教学
简笔画运用在数学教学中,有助于我们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满足学生直观思维的需要。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因为新鲜直观的图画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我们知道,源于生活的数学脱离了现实后,就变得较为枯燥了,容易使学生厌烦,不集中注意力。而运用简笔画施教,配上较为具体的图画,就能使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则大大降低了数学教学的难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兴趣顿起,就能促进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审美能力。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点阵中的规律”一课时,教材上出示了一个点阵图的画面。教学时,我们可运用多媒体呈现,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生:有一些点。师:这点是不是胡乱摆放的?生:不是,是有规律的。出示课件:一组点阵图。师:我们先来看一看:点是怎样排列的?生:点是按列和行的依次增加一直摆下去的。师:这就是这些点的排列规律。猜一猜,下一面第五个点阵该如何排列?有几个点呢?生:第五个点阵是五列五行,应该有25个点……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运用简笔画,通过美的画面就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让学生远离了数学枯燥性,体验到快乐学习的无限美好。
三、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学数学
多年实践告诉我们:只有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时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才开始发生。在新课改倡导让学生思维在指尖上闪耀的理念,就是倡导动手操作学数学的教育理念。陶行知提倡“教学做合一”,实际上也是如出一辙。因此,我们教学时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向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兴趣和欲望。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在实验过程中留足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获得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切合自身实际的认知方式去探索、去发现,使他们在数学上得到主动发展,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例如,在“测量土豆体积”一课时,我们要让学生领会转化思想---把不规则物体转化规则物体来测量。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个难点。首先激趣激疑,教师举起半杯水和土豆,接着提问:让学生观察杯子中的水面,并提出:想一想,如果把土豆放进杯子中,会发生什么现象?你能想到什么问题?怎样研究呢?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土豆,一个盛着水的水杯和一些测量工具。现在大家先来讨论老师提出的一个问题。
(下面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过程)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个水杯中的水面,想一想,如果老师把这个土豆放进这个杯子中,会发生什么现象?你能想到什么?
生:杯子中的水面会升高,水面升高的部分就是土豆的体积。
师:有不同意见吗?
师:好!现在请各组按照这样的思路,测量并计算土豆的体积。测量之前,请各组同学先研究一下测量方案,每组可提出几种方案,比较一下,看哪种方案可行,再按确定的方案进行操作。开始!
在解决如何测量土豆体积的这个问题中,让学生自己设计测量方案,既体现合作研究的过程,又可生成各种测量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了活动中,实现了“做中学”。
当然,要实现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我们还可以有多种策略。对于在新课改实践中的教师,我们一定要做到心中有学生、有目标、有策略。因为只有心中有学生,才能创设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只有心中有目标,才能“粗中有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只有心中有策略,才能“长袖善舞”,才能切实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小双,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之探究[J].新课程,2020年。
[2]李三睛,小学数学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教学与研究,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