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贵州省兴仁市第九中学 蒙婉声
摘要: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来,优化了教学过程,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直观生动无可替代;减负增效无与伦比;情景创设无所不能;网络带来无限可能。可以说,信息技术让小学美术鉴赏课流光溢彩。
关键词:小学美术 信息技术 有效运用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校园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特别是在“班班通”在教室中安家落户之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更促进了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作用的发挥。而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感官的延伸,与主要特征为视觉艺术的美术的融合更加紧密,让美术教学得到了更多硬件支撑,实现了教学有效性的大幅提升。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美术教学,谈谈信息技术在其间的有效运用。
一、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促进美术课前备课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在备课环节中的作用也是巨大的。所谓备信息技术课,教师利用以计算机为载体,以传统的备课形式为基点,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将课堂教学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包括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根据教学过程设计、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有序地整合在计算机中,以便于利用以计算机为主要设备进行多谋体辅助教学的一种备课方法。美术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美术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尤其是在教学资料的准备上,更是如此,设计得再好的课,如果没有必要的教学资料,那是无法达到目的的。这就需要美术教师手中必须有一个小小的“资料库”,这个“资料库”就需要从平时的生活中收集和整理,见了优秀的美术作品,及时地通过一定的设备存入计算机,到光盘市场购买一定量的资料素材光盘,也可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录像、动画等,现在方便了,可以到网络上去下载,特别是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去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有了信息技术这工具,我们就可以把这些资料放在计算机中,在需要的时候只要调用就可以了。
二、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改倡导自主学习。我们知道,自主学习是需要一种动力支撑的学习。而这种动力不是教师的强制,而是源于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说:“符合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达到最优化的效果。保持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秘诀。”因此,对于美术教学来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成为我们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要知道,正确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能最大限度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当学生对学习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认识到学习任务的意义时,他就会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活动中去。而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则在教学中大展身手,使教学具体、生动、形象,弥补了与传统方法的不足。信息技术信息,特别是图像、动画、影像、声音等,使教材更为生动形象;使得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即将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同时刺激学生生理感观,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调动审美主体的心理心功能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因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使学生爱学、乐学。如《建筑艺术欣赏》一课,欣赏各地古今建筑并了解其特点是必要的一环,但书上图片不多,又没有与教学匹配的教学挂图,欣赏实景更是不可能,这时候信息技术就是最好的辅助工具了,教学时我将各处搜来的图片扫描进电脑,部分是下载的,并精心分类设计。上课时,学生在优美的音乐的伴随下,一边欣赏,一边赞叹,很快产生了愉悦的学习氛围。然后,我点出用电脑制作的对比图,清楚的展示了生动别致的江南建筑美,大气古朴的北方建筑美,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再在个别的细节上,比如故宫汉白玉的石阶上的浮雕、天井上的图案等实行放大和特写,学生再也不是坐着听和看了,他们忍不住站起来想看得更清楚,迫不及待地举手想要跟老师问清楚,小声地和同学讨论起来。这种学习是高效的、自主的。
三、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强调的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因而在新教材的编写方法,增添了大量的欣赏课、工艺课、设计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创新教学方法,从传统的把美术上成绘画课中走出来,运用科技手段,强化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创设了有利的环境,搭建平台,提供空间。针对以往的美术教学,习惯于偏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学生也约定俗成地致力于绘画技法的临习、绘画技能的运用,这样的教学易于管理,方便评价,这都是从管理角度出发的,因为人们习惯于有形的评价,一幅画、一件手工作品,有形成为一种依据,而其他潜在的体验和尝试往往被忽略。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教学方式有了巨大的改变,教师改变了以往的一块黑板,一只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模式,学生改变了“一味听,只会临”的学习习惯,而且还营造了良好的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其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中来,进而在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为简单的学习中获得了美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与培养。这样的教学更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可有效提高教学有效性。
总之,科学运用信息技术于美术教学,能使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信息量增大,有助于照顾到全体学生,省时高效。又因现代教育技术的直观性、声像同步性、画面动态选择性和时空的可变性等优势,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参与热情,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运用必将会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但是信息技术的运用只能用在该用之处,以让其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发挥最大的作用,让我们的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陆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J].新课程学习,2014年。
[2]许慧,娟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J].教育,2016年。
[3]袁琳,小学美术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