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大众物质水平不断提升,音乐特长的培养越来越受到社会及多数家庭的重视和关注。对音乐特长生来说,学习声乐不单单是学唱几首歌曲而已,声乐老师承担着学生声乐启蒙的重要任务,已成为音乐特长生学习音乐的引路人。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从声乐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阶段,多数学生并未科学认识所学的声乐知识,时常出现一味追求声音高度的情况,简单认为能唱高音即可达到相应的演唱水平,从而忽略情感表达对学习声乐发挥的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采用激趣教学法,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兴趣,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目前,多数学生均存在严重的追星热,对自己熟悉的、喜爱的歌唱家、歌手非常感兴趣,教师可借助媒体、电教等方法了解艺术家们追求艺术的艰辛及获取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愿望。
点评教学法也很不错,教师通过播放著名歌唱家的作品及声乐教育家教学录像,指导学生从欣赏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从演唱技能、方法、情感等层面感染学生,以便提升学生对声乐演唱作品的鉴赏能力,为日后的特长学习指明方向。特别是在学生起初学习声乐时,教师采用直观的电化教具让学生感受声乐课程,然后开展恰当的点评,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初步印象,激发音乐特长生对声乐课的兴趣。针对特长生声乐中存在的问题,让其观看某些教育家的教学录像,使用对比法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
二、从音乐特长生声乐教学中酝酿情感
声乐和情感是歌唱中紧密联系的两个部分,歌唱技能和情感是歌唱的整体,二者密不可分。因此,对特长生开展教学时,必须加强整体训练,促使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融为一体,锻炼特长生养成用心灵歌唱的好习惯。
多数声乐教学者在指导学生开展发声练习时,对气息、共鸣、咬字吐字等环节的训练过于机械化。因此,声乐教学中可使用以声带情的方法展开训练,从而满足声音技巧训练的要求。例如:开展连音训练时,多数学生会出现不连贯的情况,这时,教师要采用恰当的语言进行引导,将每个音节比喻为粒粒珍珠,声音犹如采用一条线将珍珠串起来,如果这条线断开,珍珠就会全部洒落。这种比喻极为简单且形象,学生能够快速掌握连音发声技巧,从而完美地表达。
声乐教学中的歌曲作品有深、浅、难、易之分,歌唱教学效果几乎展现在歌曲曲目演唱中。日常教学时,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依据学生不同的条件、特点选择恰当的歌曲。首先,不要挑选难度过大的曲目,导致歌曲演唱力不从心,无法驾驭或难以施展所学声乐教学技巧,更谈不上情感表达。其次,要准确认识一首歌曲演唱的效果不单单以歌曲大小难易判定,哪怕是一首非常简单的曲目,只要学生唱得细腻、完整,能够让听者产生共鸣,就表明达到了演唱的艺术要求。同时,要依据不同风格的作品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歌曲,让学生掌握各个民族不同的风格、技巧,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一首歌曲的长短,均凝聚着作曲者强烈的情感,歌唱者要充分挖掘并体会所表达的情感。演唱者对作品的理解深度,对表达作品情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在实施声乐教学时,要指导学生正确分析作品、理解及处理作品,让自身的情感融入音乐作品中,采用放松且充满激情的状态进入演唱意境,从而完美表达作品的真实感情。
三、系统学习声乐理论,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
实践证明:只有系统学习并科学运用声乐理论,注重研究并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才能不断提高声乐水平。首先,要注意正确理解歌唱发音中气与力的关系。由于气和力的相互关系构成了歌唱发音内存的联系并熔化在歌唱发音的全部过程之中,在声乐训练中,不可片面孤立地强调一个方面,应该力求使两者统一在发音的过程之中。其次,要注意歌唱发音中的两种用气形式。用顺运气发音,音色柔和,音量较弱,适于表达叙述或深情的情绪。用逆运气发音,音色明亮,音量较大,适于表达高亢激昂的情绪。再次,要注意学习四种气法。顺气法、逆气法、提气法、蓄气法。同时,要注意掌握声乐理论基础知识。教师应强调发音器官的大小、宽窄、长短是天生的,但发音器官的活动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而改变的。特别是对可变共鸣腔体的调节,更起到美化声音的目的。最后,要注意掌握科学发声方法。科学的发声方法可以使呼吸连贯、通畅,表情轻松、自然,声音圆润、明亮有支托等等,这些都需要全身肌肉力量有机地配合、协调一致的运动、震动。
四、学会有感情地朗读,掌握正确的吐字咬字。教会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对更好地表现歌曲内容大有帮助。根据汉字的发声需要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单音字,其特点是一音到底、口形不变、不收尾(归韵);第二类是鼻音类,其特点是在字音处长时,带有鼻腔的色彩与倾向,收音时归入鼻腔,口形略有变动;第三类是复音字,其特点是吐字过程中口形变化较大,口腔要作适当调节、控制,才能将字吐清。
五、作为称职的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全身心地投入,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既是严师,又是益友,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要注重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反复实践、正面教育。因为音乐特长生的培养过程是一个复杂、繁重的过程,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能让那些有天份、勇于探索的学生在学校受到音乐的熏陶,掌握一技之长,更加健康地成长,是音乐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