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化,既给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方法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要求,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基本技能、教学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应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努力探索,寻求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依此发掘学生的潜能。下面就跟各位教育同行谈几点体会:
一、创新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音乐基础是参差不齐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不仅给学生的学习观与学习方式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要求,而且对教师的教育观念、综合素质以及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期盼。
现代课堂教学理论认为,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是创新教育的真谛所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大胆地去尝试新知识、新问题,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从而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演唱歌曲《赛龙舟》的过程中,我先提出问题“用什么表现方法能使歌曲听起来更热闹?”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有的学生提出,可以一半学生唱,另一半学生喊:“加油、加油”。同学们很来劲,个个跃跃欲试,于是我顺势将他们分成两组,一齐来感受这种形式的实际效果,果然,歌曲听起来层次感丰富了,热闹了许多。接着我又激励学生畅想:赛龙舟的场面可热闹了,大家争先恐后,一会儿你快,一会儿我快,我问:“同学们能不能试着改变它的演唱形式来表现这激烈的赛龙舟的场面呀?”这样,学生在初步接触到音乐和谐、丰富的同时,创新思维能力、创新鉴赏能力便得以培养。
二、给学生多提供表达的机会
1.谈想法,说体会
想法也就是感受,是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一个回味和小结。一个积极的想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当学生的行为表现受到教师的肯定、激励和赞赏时,他们就会产生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人人都积极参与,并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需要教师用爱心鼓励他们大胆探究,大胆创新。要允许学生根据教学任务有独立的创作和实践,让每个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对学生每一个思维的闪光点都给予充分鼓励。在活动中,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自由设计活动内容。
2.说标题,谈内容
作品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体现于歌词、旋律、节拍节奏,体现于创作的背景,同时也体现于作者付于作品的标题上,可以说,标题是作品的中心思想所在。如欣赏《扬鞭催马运粮忙》在告诉学生乐曲标题后,让学生就题目展开想象,然后说说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说:“好像看到一个人赶着马车、挥着鞭子在运粮食。”“不对,应该是有许多辆马车,这样才能突出运粮忙,”教师趁机启发学生“能想象一下是怎样的场面?”学生很快就想到了热烈、忙碌、喜庆的场面。“老师,我还听到农民伯伯愉快的歌声。”“农民伯伯粮食大丰收了,心里乐开了花。”……学生们尽情表达着想说的话,没想到题目上简简单单的七个字竟能引起学生这么一大堆的话语,学生越说思维越活跃,对乐曲的理解也越深刻,象这样有目的、有选择地说标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还为下一步的“听”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实践的过程,不同的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想象力都会有一定的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不同的生活环境和阅历,创设民主、平等的和谐关系,在教学中灵活实际地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勇气,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激发学习热情,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新的课程观认为“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应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为了培养专门人才,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而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则是以班级为单位,按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施教,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性受到限制,学生学习的探索性和创造性受到限制,同学间缺乏交流,合作、动手机会少,而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我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很少参与。学生往往成为被动的听众和机械的模仿者,主体地位和独立性受到限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便会丧失自主的学习心理,对音乐失去兴趣。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示学生的个性,摆正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把教师从“教书匠”的角色转变成音乐实践的主体,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四、将创新意识贯穿整个音乐教学过程
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很注重知识传授,采用的是灌输式教学,不允许学生有不同观点,禁锢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探索与创新。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大量的时间开启学生勇于发现和探索的大门,鼓励学生要大胆想象和创新,还可以标新立异。
例如,在学习歌曲《白桦林好地方》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学会演唱歌曲后,再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填上赞美自己家乡的歌词,唱一唱”。学生开始不知从何入手,我便提示学生:“我们是在哪个省市?有什么自然资源?你们喜欢家乡的什么?”学生受到了启发,有的自己思考,有的二人、三人一组,自由组合,马上开始了创作,有的边写边哼唱,有的热烈地讨论,有的写好了歌词,迫不及待地要表演自己的作品,看着他们一个个热情洋溢的样子,说明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大胆创新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所学的音乐有独立感受与见解,并让学生模仿,给学生开阔想象的空间,体现自主、开放、创新这一教学新理念。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作为音乐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对提高学生能力的束缚,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探究能力,以学生为主体,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充分利用音乐教学这一主渠道,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