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方法
四川省武胜飞龙中学校 杨强
随着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高中信息技术不再是打打游戏,聊聊天,逛逛淘宝这样简单指令,信息技术已经关乎学生的学业水平,影响学生的发展,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学科。因此,作为信息技术的老师,就如何有效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我做了以下归纳,总结,希望能够和同仁们探讨探讨。
一、创设情境,引人入胜,点石成金
在我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合理安排到教学内容中。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探索,稍加指点,点石成金,已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我上如何处理文字教学中,我提前给同学一份规定的格式,让每位同学都自己按照我给的模式完成。同学们兴趣浓厚,自己慢慢摸索,我只需稍作点拨,他们立即顿悟。还有我在教同学们的电子表格的时候,我先布置他们自己给自己安排“时间表”,他们既有兴趣,又倍感是自己所急需的,这个比较简单,完成得非常好。我接着布置稍微发展的班级“作息表”,通过他们互相探讨也完成了。我再布置全班同学的“成绩表”,同学们的名次,平均分,分数的排序等等,我从简单到复杂,让学生们尝到学习的甜头,遇到困难稍作指点,就水到渠成了。
在教学中我结合学生自己实际情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人入胜,稍加点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二、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
信息技术中有许多的内容非常复杂抽象,就是有自学能力的高中生也是不容易理解的。所以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们必须将抽象复杂的知识形象化,把难懂的事物简单化,以便学生理解掌握。在我讲解文字编辑的时候,有关文件夹,文件,文件的扩展名,目录等等,非常复杂枯燥,学生不容易理解。我就用学生的时候实际,运用打比方,好比这的“一个家族”繁衍生枝,学生就很快就能够理解了。
这样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众所周知的事物比拟复杂的抽象的事物,让学生一目了然,触类旁通,化抽象为形象化,化复杂简单化,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具体操作,直观再现
通过向学生展示具体的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一目了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如何借助电子表格进行数据统计与计算时;先进行示范性操作;一边讲解,一边示范,一步步讲解;学生有疑惑讲解清楚再进行下一步,这样抽象的理论和具体的操作相结合,让学生顿悟。通过演示不但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能够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再让学生自己动手,不懂的可以自己思考,复杂的可以适当的提示、点拨,这样反复理解,加深印象,已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具体实践,巩固练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是一定要具体操作的学科。一切的纸上谈兵,必须落地实处,学生不过过招,不能亲自操作是不算学到手的。
我在教学中每一节课都让学生动手完成当堂的学习内容。不能让学生盲目上机,首先布置上机的具体内容,再说明达到的目的,然后留足够的时间学生自己动手摸索,遇到困难随时解惑。我在教学生如何制作电子表格的时候,首先明确任务:制作“作息表”;然后提出要求:一定要明确时间,具体内容;再让学生亲自动手。一步一步过过招,以加深理解。
所以通过具体实践,实地操作,深入练习,学习得更加牢固
五、投其所好,激发兴趣
电脑对高中阶段学生的吸引力的巨大的,聊天、打游戏、逛空间、看微博等等,无一不让学生流连忘返。刚刚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每一位学生都是兴趣浓厚,但是当涉及到系统的学习,枯燥的理论,繁琐的知识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兴趣索然”,加上学习中遇到困难,更是“扫兴之至”。
如何投其所好,如何保持他们浓厚的兴趣,就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教学中,我采用表扬鼓励,只要学生认真做了,动手做了,我就鼓励他们;让他们尝到学习的甜头。我从来不惩罚学生,不厌其烦的讲解,反复的演示,直到学生完全明白为止。所以,我的学生始终对信息技术课充满浓厚的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只有学生充满兴趣才能会学,才爱学。
六、正面引导,激发求知欲
游戏是学生的兴趣所在,如何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就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任务所在。我们必须正面引导学生,利用游戏,在玩中学习,在玩中成长。
我在上课的时候经常利用上课时间让学生玩耍益智健康的游戏,比如,学生在玩“三国”的时候我会给他们讲解,三国里人物形象,或者让他们给我讲解具体情节,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还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内涵,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兴趣。在学生玩益智游戏中,我要求学生自己下载,安装等,这些都进一步巩固了课堂的知识,提高了信息技术的实践操作能力。
所以,正面引导,利用益智游戏,激发兴趣是有效提高信息技术的有效途径。
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寓教于乐,投其所好,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付诸于实践,喜欢学习信息技术,乐与学习信息技术,才会是行之有效的,才是事半功倍的,才是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