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学校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学科教学来完成,其主要阵地是课堂教学。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是师生间的双向交流过程,即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相互作用,只有教师将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通过各种手段作用于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内容才会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知识,并外化为学生的能力。学生主体参与教学,从学的方面来看,指的是学生进入教学活动,能动的、创造性的完成学习任务;而从教的方面来看,实质上是在教学活动中解放学生,使他们在活动中成为主体。那么如何解放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在现有教育环境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掌握课程理念,转变教学观念
目前,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尴尬:课堂教学花时多、收效少,有时一个知识点已经重复讲了很多遍了,题目也做过了,但是到了考试还是有那么多学生做错,教学成绩大面积还是上不去。究其主要原因,在于许多教师不愿放弃已经形成的教学经验,把学生仅仅看作教育的对象和灌装知识的容器,在课堂教学中重教轻学、重知轻能、重记轻思、重外部控制轻内部转化。而现代教学论认为,所谓教学,就是教师有效地合理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课堂教学的过程,应当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会形成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通过学习课程标准,领会和实践标准中的理念,把它转变成教学观念落实到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理解和把握上,并且努力使之成为自觉的过程。如果没有这样的过程,就是知识的传授也很难真正到位,真正落实。但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与这种教育的基本事实相去甚远。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必须从转变教学观念开始。
二、改变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
现在初中化学新教材的使用,普遍遇到这样的矛盾:教材的知识容量大幅度增加,而课时却偏紧。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出路——改革课堂教学,以高效的课堂教学展示化学素质教育特点。根据化学的规律和特点,我认为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掌握三个原则:(1)不代替教材讲述估计学生看得懂的内容。(2)不剥夺学生进行必要的思考的权力。(3)不放弃教师必要的讲解和引导,避免放任自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力戒“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教学方式,而是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方式。
方式一: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情境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性高,能主动地投入学习。同时,由于所学问题的开放性,方法的多样性,结果的唯一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都能获得一份成功的乐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方式二:指导学生善于联想。联想出智慧。化学教学中要及时指导学生学会联想,善于联想,善于反思,这样,才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成果。例如,化学肥料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联想如何给甘蔗合理施肥。
方式三:鼓励求异思维。在教学中,对某些问题要鼓励学生超越常规,为之营造良好的创新心理气候。有时,有的学生突发奇想,提出质疑,对此不应一笑置之,而应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试验获得结论。
三、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是使教学过程达到优化的一种推动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再适合当今的课堂教学,必须加以改革。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初中生学习化学,往往反映内容多,杂乱,理不出头绪,要记的东西多,容易忘。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对实验现象兴趣很浓,但并没有因此形成稳定发展的内在动机,也不晓得应该怎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想问题,更不会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去想问题,不重视记忆、理解重要的事实、述语和原理、造成知识上的脱节,甚至学习水平分化,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下功夫,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最主要的是激发和发展学生探索、求知的内在动机。比如,在绪言课教学中,演示镁带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动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共同点?表明了什么道理?应当得出什么结论?并在这一认识过程中,从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启迪,初中学生关于化学的准备知识是薄弱的,加以化学运动形态较物理运动形态更复杂、更抽象、一般难以直接地、简明地重现,这就给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因受学习水平的限制,描述性知识偏多,概念多,而且集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随时向学生指明需要记忆的内容,记忆的方法,要努力化难为易,多联系学生熟悉的常识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多设计一些生动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多引导学生议论、讨论和练习。在学生认识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得出结论,上升为概念和理论。
我国关于课教学模式的说法大致有三种:第一、属于方法范畴,认为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方法,或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第二、教学模式是各种教学方法在具体时间、地点在具体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表现为不同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从而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第三、教学模式是人们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对教学结构作出的主观选择。综合各种认识下,我们所要研究的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的结构,在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配有相应教学策略和教学措施,并将教学模式具体转化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总之,只有认真领会教材内容及教学要求,转变教学观念,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做支撑,面向全体学生,优化课堂教学,做到“堂堂清”,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才能确保课堂教学高效率,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