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化学教学中,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高超的课堂艺术,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高效的实验教学,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 素质教育;创新能力;思维能力;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价值取向,一种理想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是着眼于开发人的潜能,以完善和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从以前以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富有个性、合作性、创造性的现代人。现在来谈谈中学化学中怎样来实施素质教育:
一、以素质教育目标指导课堂教学
从素质教育要求看,过去那种只重知识传授的做法是不全面的。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首先,教育目标应包括认知、情感、技能三大领域,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所决定的。其次,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划定教育目标的层次,使课程标准要求具体化,便于操作实施。三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优、中、差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每节课都要明确达到各层次的教育目标,紧紧围绕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在课堂上的导向,激励和评价功能,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反馈信息,不断调整教学措施,去达到各项目标。
二、从教师的课堂艺术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来提高学生素质
随着课改的深入,新课标、新教材的广泛运用,教材从以前的由繁到简,对教师课堂艺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课改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和素质。对初中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尚未形成的生理、心理特点,与化学学科抽象、概括的特点不相适应。学生理解掌握化学知识比较困难,化学学科难学、难教,尤其入门更难。学习过程中分化现象严重,达不到应有的要求。怎样来达到教育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呢?首先,要使学生感到化学学科有价值。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始终致力于体现化学知识的“有用”。如在讲解空气污染时,让学生去调查当地的空气污染状况,是由哪些原因造成了污染,教师在旁边作指导,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知识,也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新的兴趣。其次,在教学中应创设好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人情境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从教师来讲,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表达形式上的艺术美是一种很重要的基本教学能力。其中教师讲课时良好的语言感染力及丰富的教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好奇敏感的初中生效果尤其明显。语言风趣、讲解生动,使学生愿意听并能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艺术,而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方面就是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首先,化学教学语言要形象化。其次,课堂讲解多运用幽默。教师教学中的幽默可以有效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可以使讲解的内容变得有趣,融洽师生间的关系;可以突出一些概念、规律的特征,解决教学的难点;还可以巧妙地处理偶发事件,使教学转入正规,从而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
三、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化学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加以思索和总结得到的。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验探究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学化学学习过程中有很多演示实验,在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对演示实验很感兴趣,但在进行观察时往往抓不住关键,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演示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很重要的。教师对所做演示实验的每一步都应该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观察要求,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在分组实验中进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实验中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学生每做一个实验都应该:了解实验目的,理解掌握实验原理,正确使用仪器,作必要的记录,得出相应的结论,整理好实验器材。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得出结论,做出正确的实验报告。总之,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自行探究,鼓励学生动手实验,动脑思考,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获得满足感、成就感,培养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同时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概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用正确的化学语言来表达化学内容。同时向学生适当介绍一些化学科学家所做的化学实验以及所取得的成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开发智力,促使全体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来提高学生的素质
1 、运用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化学学中有许多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只靠死记硬背是达不到“学习”目的的,也无法进入创造性思维情境。教学时,教师应设置一些有趣的小实验和诱导性问题,便可将抽象的概念活化,使学生能形象直观地“顿悟”概念的内涵,就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了。如在学习着火点时做烧不坏的手帕实验,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让学生思考手帕完好无损的原因,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借助图像,培养学生识图思维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许多化学概念、公式及化学问题可用图形来描述。采用图形来描述化学问题常常可使问题简化,贴近生产和生活实际,一旦找到图形蕴藏的深刻的化学规律之后便能茅塞顿开,使化学问题难度得到降低处理,并且常常从图形中找到有创意的解题思路。我们称这种寻找图形蕴藏化学规律的思维过程为“识图思维能力”。对学生“识图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渐进过程。要对学生强化识图训练,即把用文字描述的化学规律和概念去训练学生用图形表示,反过来将反映化学规律和概念的图形让学生“翻译”成文字描述形式,这样来培养学生的识图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