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春光,不虚此行
——广安实验学校跟岗学习心得体会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护安镇小学 张晓琼
2019年的阳春三月,我们前锋区护安小学组织全校教师去广安实验学校跟岗学习一天。时间虽然短暂,我却没有辜负此行。
走进实验小学校门,我心中一阵欣喜。城里学校就是不一样,更何况是我们广安最具形象的品牌学校。我几十年长期任教于偏远农村村小,来到这里,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大开眼界!
春天的校园五彩斑斓,百花齐放。正校门两边各有一片桃树林和李子林,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李花相互争俏美不胜收。这不仅仅是美的象征更是寓意“桃李满天下”!
抬头一看,高大的楼顶矗立着六个醒目大字“广安实验学校。”下面是学校的办学理念:让理想自由放飞,让个性充分张扬。校园的宣传栏里,孩子们幸福的笑脸如花儿朵朵心向太阳,老师们个个阳光灿烂神采飞扬。微风徐徐,荡来同学们悦耳清脆的书生琅琅……好一个令人神往的花香校园,书香校园,声香校园,和谐安康的精神家园——广安实验学校!
今天,能来到这里学习我心情格外激动。按照学校安排,同年级跟岗学习。我担任三年级语文兼班主任,理所当然的跟岗三年级老师学习。没想到这三位老师都是老熟人,有二位是华蓥的同行,另一位是岳池师范学校我化学老师的妹妹,也是高我一个年级的师姐。老友重逢,分外亲切,互换号码,互加微信,预约聚餐,忙里偷闲谈工作话孩子聊家庭,相逢如歌啊。这也算我的意外收获与惊喜吧。
二喜取经获宝。这天上午一共听了三节课,其中有两位老师讲的是《鹿角和鹿腿》,一个讲的是《陶罐与铁罐》。所讲内容同属于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二单元课文,体裁都是寓言故事,寓言就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单元的主题是通过小故事告诉学生大道理。这两篇课文里都有精彩的语言描写和活灵活现的神态描写,这些描写为学生阅读奠定了基础为写作提供了范例。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以不同形式的设计,紧扣重点与难点有的放失效果甚好。正如两篇寓言所讲道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样,教法各异,各有千秋。
第一节,秦月老师上的《鹿角和鹿腿》。她原来是华蓥天池小学的一名幼师,能歌善舞能说会道能写会画,功底深厚。她勤学上进通过考试来到了广安实验学校任教初中语文。后来申请上小学,因为她觉得教小孩子更能发挥她的特长。
她今天所讲的课,表面看来很平常,细细品味,其实很不寻常。
首先,有机有效的利用了课前预备二分钟。一般有老师来观摩听课,讲课教师大多会想方设法开头致胜,而她一上讲台,利用预备的几分钟淡定的请各大组长如实、简洁汇报昨天同学在校表现。包括被科任老师点名的,课间危险行为的,午自习不守纪律的以及放学路队情况等。然后吩咐各组长按照开学制定的班规加分和扣分。后来据他介绍,这是她做班主任每天第一堂课的惯例。班会每周一节,而班上每天都有新的事情发生利用课前几分钟,少花时间和精力就能获得学生信息。班主任工作繁琐劳累,就更考验工作的方法和艺术,她变一个老师为多个老师,一双大手带动多双小手,事无巨细,紧紧有条。这是我们作为老师作为班主任应该学习借鉴的——时时刻刻强调学生的行为规范。
小结完毕,正课铃响。她一个华丽转身,一笔一画的甲骨文“鹿”字跃然黑板,“鹿角”特别抢眼。接着篆体的“鹿”妙笔生花,细长的“鹿腿”尤其明显。由两个不同字体的”鹿”字演变过程,相机让学生观察分别强调了鹿角的美丽与鹿腿的细小难看,自然而然的引入课题《鹿角和鹿腿》。甲骨文小篆写法很难写好更难,可她的横撇竖捺点提勾画挥洒自如行云流水,足见她书法功底之深厚。教室内外的文化专栏里,张贴着她和孩子们的各种书法与绘画,手工制作等优秀作品,让人啧啧称赞留念忘返。书写乃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啊,我们该不该扪心自问?
亮点二:她对课文的讲解是抓精点髓。《鹿角和鹿腿》这课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极为生动,叹词用得极为精典。“咦?啊!唉……”的运用把鹿“惊奇——兴奋——没精打采——垂头丧气”表现得淋漓尽致。秦老师开课直奔重点,抓住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对鹿角和鹿腿的形态描写以及小鹿的语言描写,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鹿的心情变化。教师范读,男女生赛读,同桌对比读,个别表演读等多种形式阅读,以读代讲,事半功倍。
亮点三,及时把所学的语气叹词用于作文之中。秦老师在重点段落学习完成后,话锋一转,说:“宝贝们,这些语言的运用特别是叹词的运用特别能把人物的情感很好的表现出来,请你们把上周的作文拿出来,看看能不能加进一些人物的语言,或者你觉得不够精彩的对话改一改,就加进我们今天学习的语气词,时间三分钟。”我旁边一个孩子在原来自言自语的内容上加了一个“咦”字,句子就变为“咦?我怎么坐到中间了?”与原来的句子一对比,就更加增强了“我”的惊奇与诧异。其他孩子更是精彩不断,比如说有个孩子加了这样的描写:老师话音刚落,同学们争先恐后的举起小手,嘴里兴奋的叫道“我来!我来!我来啊!”有的甚至举起了书和书包,有的站在了凳子上生怕老师看不到他,还有的眉毛一竖像两条黑龙飞向老师。可是最后老师只叫了八位同学,没叫到我,我只好垂头丧气,一声长叹“唉…”——当堂训练,学以致用,读写结合。三年级的孩子能如此速写,实在聪明。秦老师课后讲她平时都是这样训练的,课文里的一些写作方法常常贯穿于写作之中,难怪她的学生水平如此之高!
第二节,袁老师上的《鹿角和鹿腿》比较正统,加强了句子的对比阅读与训练,注重课文基础知识与内容的理解。
第三节,是原华蓥三小李老师上的《陶罐与铁罐》,她最大的亮点就是学法指导特别到位。比如,她把表现陶罐和铁罐个性特点的词语分别用“Δ”和“▲”标出来;他们的对话分别用“﹏﹏”和“_______”画出来,把有疑问的地方点上“❓”等等。她边讲边示范,学生边听边作笔记。长此以往,孩子就能积累一整套阅读方法,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不过,稍有美中不足的是在分角色朗读前,没有让学生自主练读,以致读得不通畅,不流利,感情也不够到位。
三喜心情放飞。春天来了,百花争艳。各种事情也接踵而至。在繁忙紧张之余,能换种方式换个环境又何尝不是一种惬意的事儿。课间,可以欣赏别处的校园文化;午后,还能去朋友新家参观文艺范装修。回家途中,我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一路欢声笑语,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年龄…………
给心情一次放飞的机会,在那种轻松中得到一种释怀,得到一份洒脱。出去真好!
一年之计在于春,不负春光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