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教”理念在高中化教学的实践应用
四川省广安第三中学校 彭晓虹
摘要:高中化学课堂欲将“优教”理念变为“优行”行动,真正实现提效增质,就需要老师结合自身和学生实际,创新策略而展开。本文探讨了关注每个学生而教学分层、及时捕捉生成性资源、根据学生实际实施情境化教学和开展个性化教学这中种“优教”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 “优教”理念 实践应用
高中化学教学亟需优化实施,从传统“教以应考”中突围,实现知识与育人并重,真正担负起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重任。而我市“双主双优”课改的实施,对我们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都给出了极大的帮助,让我们有了更为明确的教学实践的优化方法,从而也使得教师更有信心地促进课堂的教学改革。特别是“优教”理念的实践应用,让教师看到高效教学的曙光。我们知道,“优教”是一种提效的理念,但要把这种理念变成具体的实践方法,还需要我们教师结合学情与内容进行甄别和选择,才能使其变成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方法。下面,结合自身高中化学教学,谈谈“优教”理念在其间的实践应用。
一、关注每个学生,并为分层教学创造条件
关注教学对象,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是我们“优教”的必然前提。而学生由于知识基础、学习机会和学习环境的不同而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这些差异在教学“齐步走”中显然成了“绊脚石”。难怪有人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因材施教的教育。因此,我们要“优教”而实现有效教学,就必须关注每个学生,实施能满足学生多层次能力学习需要的教学方法。而要实现这种效果,有效的做法创造条件实施分层教学。作为化学老师,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差异所带来的教学难题,最好实施有梯度要求,有能力差别的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在各自的目标奋进中体验到“我能学”的成功感。实践中,为了便于教学展开,不增大教学难度,我们不宜将学生分层更多更细,一般三个层次,即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即可。教学设计时,从目标制定、教学方法选择、课堂练习等几个大的方面去着力,实施时才会真正让各个层次上的学生得到有效发展。
二、及时捕捉生成性资源,优化教学
课堂是生成性资源的发源地,有很多临时生成的资源冒出来,又特别是化学学科教学。常见的生成性资源是化学教学推进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各种教与学因素,可用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中,例如:学生的学习现实、学习兴趣、热情、好奇心、注意力,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协作情况,表达出来的观点,提出的问题或不正确的问题和答案等。这些资源的教学意义有大有小,能不能捕捉是前提,可不可以利用是关键,作为一线教师,要在捕捉基础上尽快甄别出其教学价值,以使其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实践中,我们发现,化学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不确定性。生成性资源是非预设的,实施前只知道有,至于有什么,可能有哪些,什么时候出现,都是不可预见的。即没有固定性。二是具有潜在性。生成性资源不是浮在表层的教学资源,不同于课程要素中的其他项目,它是隐藏在学生或小组中的,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特别是思维与现实问题碰撞过程中而生成的。三是具有情景性。即生成性资源的产生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中,并且所创建的内容与教学情况密切相关。教学情景是生成性资源生成的原因和平台,如果将其与特定的培训情况分开,则无法有生成性资源的产生,其质量也不会高。因此,在化学“优教”中,我们一定要及时捕捉,科学识别其教学价值,使其为我们“优教”服务。
三、根据学生实际,实施情境化教学
化学知识来自生活,是对生活的抽象概括。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知识呈现的“身影”,这些“身影”就可成为我们引进课堂,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有效载体,进而为我们创设情境,实施情境化教学提供了便利。因此,在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历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为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体验和学习热情而提供“触发器”。例如,在教学金属腐蚀中的化学变化时,我们可自行车、护栏、门窗铝合金的生锈问题引进课堂,在多媒体大屏中呈现出来,进行情境化教学。这样教学,不仅有利于诱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我要学”主体性,还会使其思考的积极性将得到发挥,学习的效果自然成为化学高效教学的重要衡量指标。实施情境化教学,又特别是生活化情境教学,是我们“优教”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路径,能让学生在特定情况下灵活地学习化学,使用化学知识,发展化学实践能力。
四、开展个性化教学,落实个别指导
个性化教学是“优教”的最高体现,即有教师的教学个性,也是基于学生的个性而展开。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有思想的学生个体,他们应该有提出问题而发言的机会和权利。这些理念和思想是新课程改革而赋予学生的,要求教师开展个性化教学,落实个别指导。而学生个性的表现,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他们敢于质疑创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是他们对书、对知识的一个尊重做法,作为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加强培养,让他们不要迷信教材,特别是化学这样的属于科学启蒙的学科,更需要质疑当先。为此,我们应开放教学,在遵循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将自身个性展现出来,通过微笑式授课,用知识的绝对高度树立自身的威信,课堂上鼓励学生多质疑,敢提问,营造轻松,和谐和融洽的氛围以便教学展开有良好的环境支撑,消除学生多想怪想而产生的畏惧感,有优化的导与学,让学生获得个别化指导。
总之,在高中化学这个启蒙教育平台上,作为老师的我们,应大胆教学畅想,创新策略实践,使之能在促进学生多维发展中实现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新颖生动,能将科学育人变成现实惠及学生发展。特别是新课改的当下,我们更需要将“优教”理念变为“优行”行动,真正实现提效增质。
参考文献:
王秋乔,试论“优教”教学思想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究,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