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实践
四川省邻水县城北镇长安中心学校 唐国富
摘要: 基于学生数学现实而实施生活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在生活经验数学化的过程中感受到实用性和在数学知识生活化的基础上体验到知识的趣味性,从而产生学以致用的信心与数学实践。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教学 有效实践
源于生活的数学,虽脱离了现实成为了纸上的知识,但仍然与每个人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新课标对数学课程的实施,多次提出了与“生活”二字相关的路径与方法,不论是教的建议还是学的实施,都倡导生活化的展开。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应将生活化理念引进课堂,使之成为教学指导,并在精心设计下与课堂结缘,这是我们在践行“双主双优”课改思想中的又一策略探寻。有效实施生活化,不应仅只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生活性,密切联系的实用性,还要从学以致用中感受到其价值性,以此来提升数学育人的实效性。落实到数学课堂中,就需要教师强化路径探索,寻找切实可行方法,让数学披上生活外衣,贴近学生现实,进入学生视野,使书本上的数学与学生经历的生活进行碰撞和交融,从而让学生在学与用形成应用意识和创新实践生活反哺的能力。
一、依托生活——学习材料尽量生活化
依托生活的有效做法就是“从生活中来”。传统数学教学,是“关门”施教,大多是“教以应试”。直到现在,持这种理念教学的教师仍不在少数,可见受影响之深。实施生活化教学,还是在新课标实施后得到了极高重视的。作为一线教师,在多轮课改思想洗礼下应坚定优化和创新理念,将生活化理念引进课堂,落实到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在“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中穿梭,在获得生活化的体验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价值。数学课堂中依托生活施教,前提要撷取生活,选择学习材料,并与书本知识进行融合,进而创设出生活情境来。值得注意的是,生活外衣不是课堂的点缀,是数学知识的掩体,是知识教学的包装,是生活化的具体实施。实施这种情境化教学,在增强教学趣味性的同时,减少苍白无力在教学中的产生频率,尽可能让学生参与话资研讨中来。例如,在教学“税率”“百分数”“分数”等一般应用题后,我们可将生活材料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增强数学知识认同感,成就感。
二、问题引进----增强学生生活化兴趣
除了用情境打通“书本”与“现实”的关系之外,还可采用问题策略以引进。有效的问题诱思,可以将学生思维触角引向课外,向生活延伸,再通过教学引导,将学生目光聚焦到黑板上,就可实现学生思维的生活化遨游,有利于增强学生生活化学习兴趣,提高“我要学”信心。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教学,能很好地解决书本“死知识”向“经验型”“理念型”的转变。为此,教师在实施生活化数学教学时,要善于教材处理、精心选择通道路径,科学重组优化教学内容。最好是利用问题引进办法,给数学教学增加“营养”和趣味,让教学立足地气,根植生活。实践证明,采取把问题引进策略,将生活事件数学化,让学生感受到似曾相识的“非知识”、“非生活”,有利于唤醒学生生活经验,促进建构活力,增强消化动力,从而让学生深有体验和感悟。
三、活学知识——以数学眼光分析现实问题
随着大数据普及时代到来的脚步越来越近,数学的作用就愈来来愈明显。传统学数学,不是基于数学学习者自身的需要,而是“学以应考”。而现在倡导数学回归,教学回归本真,实际上就是还原数学学习的本来目的,是解决生活问题而非只唯考,只唯分。因此,在实施生活化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随时将数学眼光用在数学事件的分析中来,以在析出生活事件的过程中加强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并发现各个关系的逻辑链接,找出对应,从而获得分析成果,为解决问题作为思维上的准备。这样就可有效培养学生分析现实问题的实践能力。我们知道,数学学习既要重过程,更要重体验。体验是促进感悟和知识内化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训练学生数学基本素养时,我们应将学习数学知识与训练数学技能两过程进行统一起来,,更多的时间确保学生分析与综合,让学生在发展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很好地提升思维能力。
四、活学活用——注重实际问题解决
举一反三是活学活用的有效实践。把知识学活,贵在活用。而实施生活化教学,不仅应在新知引入中渗透生活化思想,更要在知识应用实践中体现生活化思想,即要抓好课堂练习设计,使之层层深入,拓展提升,让学生在“举一”中实现深化而达到“反三”效果。例如,例如,在教学完“利息”这一课的新知识点后所展开的课堂练习中,先设计一些在信用商行借贷事件的应用题目,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对利息算法的有效把握。再进行一些变化拓展,利用公式反算利率和选择存款利率高的方式进行存款。这是在活用计算公式的前提下对实际问题解决的深化拓展,是活用的表现了。最后,通过“我是一名小小会计员”这项实践性题目,让学生去银行了解目前存款利率,鼓励学生将自我零用钱选择最高的利率存起来。这样的课堂练习,在难度上是层层加码的,既训练了思维,又发展了学生生活化意识。通过让学生经历调查、分析、计算、反复比较的数学实践,学生对新知---利率、利息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实现了活学、活用的效果。实践证明,引导学生活学活用,不仅有利于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感知,还有助于学生生活反哺实践能力的培养,可增强学生应用信心和使用体验。
总而言之,实践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是小学数学教学走向高效育人的必然选择。作为一线教师,要将引入课堂中的例子、事件和结论尺可能地生活化,使学习过程和方法变得通俗、有趣、生动,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具体的生活场景,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使学生易于学习、乐于学习。
参考文献:
张军,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在生活中的运用[J].教育研究,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