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提倡学生主动学习
李 洁
(云南省永胜县三川镇三友小学)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而不是消极的容器,要使学生把人类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财富,必须提倡主动学习。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课堂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有如下几点经验:
一、给学生一个理念,促进其自主学习、主动参与
精心设置悬念,激发主动参与的动机。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根据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本人在教学“小数的性质”一课时,首先出示同一种练习本的不同标价0.5元和0.50元,让学生说说自己去买,究竟应付多少钱?学生都回答付伍角钱。老师再问:“0.5元和0.50元”为什么相等呢?当学生心求通而末得,口欲言而不能时,老师说:这是根据小数的性质写成的,什么是小数的性质呢?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
这样结合生活实际导入新课,连用两个为什么设置悬念,唤起学生参与学习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把学生从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促使他们主动的参与学习。
二、给学生一些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
学生有参与的动机,还需要有参与的机会。在教学中,教师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这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关键。提供参与机会,可以提供观察机会,在观察中参与;提供表达机会,在交流中参与;提供思考机会,在思考中参与;提供操作机会,在操作中参与;提供表演机会,在表演中参与。
教学“小数性质”一课时,我在黑板上写了两个数,一个整数,一个小数,让学生想一想:同样在末尾添0,大小会不会变,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新课题上来,引起学生思考。
0.6上添上一个0变成0.60,大小究竟变了没有?让大家在纸上涂色,让学生在操作中参与。得出0.6=0.60后,让学生观察等式,看出什么变了,什么不变,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在观察中参与。
教学时还可以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表演等形式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我在教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一课就是这样,以游戏找朋友的形式来学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三、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
平常听课,都见教师提一些问题,有些问题答案书上明摆着,学生一读就会答,有些脑筋转弯的问题,学生只是相互对视,毫无兴趣,只见老师提示又提示,最终自问自答。这种提问方式,让学生养成了对老师的依赖性,学生答不了反正有老师。久而久之,学生对答问总像是例行公事,提问只是一种形式。如果我们提出一些联系学生生活的问题,如:你喜欢骑自行车吗?自行车上为什么要用三角架?建筑工地上的塔吊为什么都是三角形组成?学生自会积极主动地去找答案。
四、给学生一些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
教学时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学生获得知识,一是从被动接受中获得,二是从主动学习中获得。我们应提倡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主动地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改变重视“教”而忽略“学”的现状,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不知到知,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并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如本人在教学“能被2、5、3整除的数”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通过举例—观察—验证—得出结论的方法,学习能被2整除的数;然后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学习能被5、3整除的数,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结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学会主动学习,获取知识。
总之,新课程数学教学是挑战,同样是机遇,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遵循新课标,联系学生生活,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就能提高教学效果,与新课程一同成长,培养出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