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学好小学数学
徐 平 熊向英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光华乡海联小学)
学与玩、融为一体、兴趣、和谐、快乐、有效的数学课堂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梦想和追求。 如何上好数学课,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二、优化前置作业是构建课堂的关键。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数学课,课前、课堂、课后等因素的有机整合,才会真正实现人人学数学,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好习惯
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本着“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并把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思想,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的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实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和实践数学的兴趣。如:我在教学《观察物体》中“镜面对称”的内容时,先让同学都去玩照镜子,然后在小组立交流:人在镜子里的特点,镜子内外人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有没有变化,学生通过玩照镜子和交流能总结出:照镜子时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二、课堂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让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兴趣
1.巧妙运用多媒体 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教学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2.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讲三年级正方形、长方形的认识时,由实物导入,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物体,如:学生课桌的上面,白板的面是长方形,还有很多等等让学生说说、、、、、、哪些是长方形、正方形,再提出动手操作,让学生用一张作业本纸的面找出长方形,从边、角找特征。接着,再用另一张长方形纸折出最大的正方形纸,同学们玩折纸。通过横对折、竖对折、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相等,动手量证明是直角,通过同学们的动手操作,清楚的认识和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及名称。最后用多媒体的投影仪展示学生的折纸,让学生展示自己折纸过程。针对教学重点让学生解答练习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要让学生为了学数学而学数学,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一切可以利用的素材学知识应用到各个方面、各个学科,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如教学三年级《有用的搭配》时,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在引出问题后,依次出示了数学中数字的搭配、语文中拼音的搭配、美术中颜色的搭配、音乐中音符的搭配、生活中衣服的搭配等等。让数学融入到各个学科和生活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感受到数学的美,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拓展学生的心理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充分发挥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一般地说数学教科书中的例题是学习的范例,学生要通过例题的学习,了解例题所代表的一类知识的规律和理解方法。如:三年级,上解决问题的这类例题,一件上衣120元,裤子比上衣少40元,买一套衣服要多少钱?解答时,关键要知道上衣的价钱,理解一套衣服,就能解决问题了。让学生说题:生1:一张学生课桌180元,一张学生椅子比课桌少90元,一套桌椅要多少钱?生2:解答:很快列出算式:180+(180-90)=270(元)要能举一反三,就还需要学生有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更需要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维发展水平,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时,同时发挥小组合作精神,让学生自由言论,尝试解答。久而久之,学生能够养成一种善于思考、勇于提出自己想法的习惯。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注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机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动机,努力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认识所学的知识、理解所学的知识的同时,智力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和发展。
四、课后认真作业
1.端正学生的作业态度,提出及时、认真、独立完成的具体要求。在进行学生作业规范化训练时,突出时间上的要求——及时,态度上的要求——认真,思维上的要求——独立。同时紧紧把握住演算草稿和检验答案这两个细节,如果学生的演算草稿也能象书写那样条理化、规范化,作业完成后对照演算草稿自觉认真验算,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练习正确率,而且对于学生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2.教会学生读题、审题,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完成作业的基本方法。学生在作业时往往提笔就做,不去认真的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弄清算理,这就导致了作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机械模仿例题的现象。今天教的是乘法,那么作业中所有题目全用乘法,稍有变形或引伸、综合便错误百出,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认真学好数学,也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一点一滴地加以耐心培养。学生学会了学数学的方法,教师也就做到了:“教是为了不教”。
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每一个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
学好数学、是课前、课堂、课后等因素的有机整合,才会真正实现人人学有用数学,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