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生语文写作技巧的策略探究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 陈伶俐
摘要:教师在评阅初中生作文时,常常感到文章大而无当、题材老套、千篇一律,读来味同嚼蜡,缺乏创新。很难在学生作品中挑选出出类拔萃、新颖脱俗的佳作。据于此,本文将从巧借历史典故,巧插景物描写,巧用细节充实,巧仿课文资源等方面来谈谈如何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技巧。
关键词:提高 初中语文 写作技巧 策略
常言道语文学习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可见,写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大部分学生在提到写作时谈虎色变,惶恐不安,不知从何下笔。目前已有不少论文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了探讨,本文将从其他一些方面入手,补充介绍学生的一些写作技巧,以求更加完善。
一、提升格局——巧借历史典故
多数学生在写作中思路如出一辙,喜欢选择自己生活中的琐事作为题材,有的甚至从小学一直用到中学,读来让人厌倦不堪。如果能从中引用一些历史典故,可能会起到锦上添花、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以“愁”为话题的作文中,大部分学生都写学习中的愁,家庭中的愁或与朋友相处友情间的愁,很少能跳出这样的圈子。但也有少数同学能借用历史典故,使文章格局由狭隘变得阔大,瞬间增色不少。如有同学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愁;“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是辛弃疾建功立业、壮志未酬之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亡国之愁……这样巧借历史典故,使个人的小愁上升到家国之大愁,主题得到升华,堪称佳作。
二、渲染氛围——巧插景物描写
莫言说:“最能触动作者心灵、引发写作欲望的往往是那些最原始的风景。”优秀的作品,一定不是平铺直叙,而是适时穿插景物描写,以渲染气氛、烘托心情或推动情节发展。初中生多以写记叙文为主,但大多学生总是以记流水账的形式叙述,没有任何技巧,单调乏味。如同样是表达愉悦或忧伤的心情,不会写作的学生会直接表达为“我今天真是太开心啦!”或“我难过得要命!”。但擅长写作的同学则不直接表达心情,会用明朗清新的景物描写来表达愉悦之情,用低沉灰暗的景物来暗示抑郁之情。鲁迅在《社戏》中,当描写小伙伴们月夜行船赶往赵庄看戏时,最让读者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那段如梦如幻的景物描写“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汽里……”好一幅清新脱俗的江南水乡月夜图,它更是烘托出孩子们看戏途中的激动与欣喜之情。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三、丰满情节——巧用细节充实
细节不仅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环境的细致描写,也指对事物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小事。如朱自清在《背影》中“望父买橘”那一经典段落的刻画,就运用了细节描写,对人物的穿戴和动作进行了分解式的细致描写,使父亲攀爬月台时的过程变成了一个拉伸的慢镜头,从而给了读者回味的时间,在回味中,读者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背影中所包含的生命的广度与深度。
此外,我们还可以用虚实结合的方法让细节深邃起来。贾平凹在《一棵小桃树》的结尾部分写道“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作者写小桃树,就不仅仅是是实写小桃树了,而是展开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的写法,把小桃树当成人来写,当成精神的载体来写了。从而点亮了细节,让这些细节有了情理,有了深意。
四、变通创新——巧仿课文资源
课文是编者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发展规律精心挑选的文章,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课本资源是一篇篇优秀的范文,是一座挖掘不尽的宝藏,充分利用课文资源进行仿写,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名篇佳作,在谋篇布局或写作手法上都有值得参考、借鉴的地方。首先,可以模仿课文的结构安排。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作者由在东京的见闻谈起,然后引出下文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相见。文章重点是赞扬藤野的高贵品质,所以紧紧围绕能体现藤野治学严谨、关心学生、毫无民族偏见等高尚品格进行选材,详略得当。文章虽然写的事件较多,看似散乱,但都能从中窥见藤野的伟大人格。写人物时,可以仿照这样的篇章结构,紧扣人物的特点,从多个角度组织材料进行描写。
其次,可以模仿课文的表现手法。如《安塞腰鼓》一文中,运用了比喻、夸张、排比等多种修辞来突出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和壮阔场面。学生则可以借鉴文中的片段,刻画生活中的场景。如在描写课间操操场上活动的情景时,有同学写道:“瞧!旋风一样,是飞快的过人;火花一样,是激烈的碰撞;闪射一样,是精准的投篮;狂风一样,是惊人的速度;雷鸣一样,是震耳欲聋的掌声……操场上爆出一场多么豪放多么激烈的运动啊——篮球比赛!”这样的仿写,深得课文之精髓,形象生动,有酣畅淋漓之感。又如刘禹锡《陋室铭》和周敦颐的《爱莲说》两篇文章,作者都运用了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将自己高洁傲岸的情操寄托在“陋室”或“莲花”这样的客观事物上,赋予它们一定的精神气质和象征意义。表达委婉含蓄,不露痕迹。这样有特点的写法,也可以适时模仿一下。同时学习仿写,最好还能有变通和创新,有待自己进一步创造。
总之,本文通过四个方面的建议,希望能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技巧,给他们写作提供一定方向,给应试中的学生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 武兰凤,初中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写作的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
[2] 陈以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之素材积累引导策略研究[J].教育,2014年。
[3] 雷士超,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之素材积累引导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