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合一”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四川省武胜县民族小学校 罗红平
摘要:在“五育合一”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抓住学生特征施教是基础,利用迁移规律教学和多媒体施教是关键,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创新实践是目的。我们必须坚持这一思想并进行教学落实。
关键词:小学数学 新课改 课堂教学
“五育合一”新课改已进入深水区,取得了不少理论经验和实验成果,特别是“三活课堂”理念对教学的指导,更具有实际操作意义。与数学教学相结合而展开的教学探索以形成的实践经验成果,又会对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产生指导作用。因此,作为课改实践的我们,应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接下来的、以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改革浪潮之中。新课改要求我们,要在“三更新”(更新观念,更新角色、更新手段)中创新策略以施教,改变传统数学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师本”倾向,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以获得数学育人最优化效果。
一、灵活教学方法,抓住年龄特征施教
新课改倡导“活用教法”,使课堂更符合学情需要。而抓住年龄特征施教,就是投其所好,就是因材施教,就是因其需要而采取的针对性策略。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这也是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前提基础和重要途径。为此,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好玩好动好操作好竞争的天性来施教,通过或操作或观察或实验等路径,使他们能够在使用多个感官参与的前提下实现脑动、嘴动和手动,丰富他们的感知知识途径,并提高观察、思考和实践能力。实践中,我们发现小学生参与竞赛的竞争意愿非常强,我们就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学习竞赛,把数学口算、估算甚至笔算的题目都可当作是竞赛的平台而应用。以满足学生竞争学习需要为目的的夺红旗游戏,更要好好利用并组织学生参与。在抓住学生特征施教时,我们不能仅考虑到学生的喜好之需要,还要避免其不足在教学中影响,如小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的问题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加以规避。为了防止其给学生学习造成不良效果,我们就可丰富教学手段和新颖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新颖刺激下再次产生学习之欲,或被卷入其中。实现这一效果的有效方法就是游戏进课堂,让学生在游戏的玩耍中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与用。
二、用好迁移规律,诱发学生创新思维
所谓“迁移”就是指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我们称“正迁移”,反之则“负迁移”。落实体现在实践中,就是学生已经习得的概念、方法、规律对新学的概念、规则或方法的所产生的影响,这影响如果表现为促进作用,即正迁移;如果表现为阻碍作用,即负迁移。但无论正负,只要我们“导”的有法,都对思维特别是创新思维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错误也是一种美好的教学资源,关键在于你如何进行教学应用。在“五育合一”课改实践中我们倡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虽然其实现路径有多种,但利用迁移规律来培养学生思维,促进思维创新更具有现实意义。因为数学逻辑性强,知识点多,而且相互之间联系紧,区别较小,因此,很容易“张冠李戴”现象的发生。如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性质和比例的基本性质等这些之间,就容易混淆,而且形成负迁移。教学这类问题时,我们就需要引导学生对比,强化认知,以增强认识。除了知识的迁移影响外还有学法迁移,也会千万理解上的困难。这些都是我们在培养学生思维时应考虑到的。当然,也是“学生主体”理念践行中要考虑学生成功感时应注意到的。
三、利用多媒体施教,更新教学手段
“活用教法”是“五育合一”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的新理念,也是教师提效增质的必然做法。而在这一理念中,利用多媒体施教是其核心观点。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又具备这样的客观现实,就必须利用教室中的现有多媒体设备开展数学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施教,不仅可创设能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并促进其参与的教学情境,还能化抽象为直观,实现教学难度下降达到学生易感知易理解的效果,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例如,在教学“单位1”这个抽象概念时,我们应可利用多媒体把一块田、一个小区、10个鸡蛋等看作“1”,课件展示中通过渐变动画,使其变成“1”,这样既直观又形象,教学效果快而见效。
四、引导数学实践,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反哺生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达到服务生活的效果。为此,新课改要求我们要有生活化理念开展基于学生现有生活经验的数学教学,引导学生形成生活化实践观---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进行学以致用实践,解决现实中的数学问题,形成服务生活、反哺生活的生活化意识。从而在体验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比如,在学习比例应用之后,我们就可设计这样一个将水盐融合的浓度计算问题;在学习“百分数意义”后,我们就可出示这样一道生活现象的调查数据,让学生思考解决之法:据统计,我们班有40%的学生在家上网,其中2/3的学生是利用网络在学习,而1/3的学生却在玩网络游戏。根据这一调查数据,谈谈你的看法。这样教学,不仅可让学生运用已学到的数学知识去思考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应用能力,还可让学生从中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更利于我们数学课堂实现“五育合一”的目标。
当然,“五育合一”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还有很多理念和方法需要我们与数学教材结合进行创新实践。在接下来的数学教学中,要实现其教学质量的提高,就必须抓住学生特征施教,利用好迁移规律,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创新实践为目的,着力使数学教育变得更优化,最大化。
参考文献:
强跃贵,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J].新课程,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