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英语教学活动需要创新设计
四川省广安希贤学校 夏丽华
摘要:有效的英语教学源于“预则立”思想有效实践的活动设计。作为实践者,需要从加强全员性、整体性、实践性和合作性出发,创新活动设计策略,让学生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实现英语学习和发展等目标。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学活动 设计 有效 创新 需要
基于“教学即活动”思想的英语教学展开,要提高其实施有效性,需要我们加强“预则立”思想的落地实践。我们知道,教学是一项有计划有准备的育人活动,把功夫花在课前是教育大家们都倡导的实践观点,更何况我们普通教师更应加强教学活动创新设计。然而,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某些教师的课堂活动在创建活动时只关注活动的乐趣和学生主观性,而忽略活动整体性、连贯性、新颖性,导致其有效性并没有得到最大限度地提高。因此,在全面践行“双主双优”新课改的背景下,就需要从反思总结中探寻教学活动设计的新思路和实践举措,找到能提效又提能的育人新路径。
一、以兴趣为抓手,强调全员性创新设计
传统课堂取向定位于“教以应试”,其受培对象往往只有那几个成绩好的学生,大多学生轮为观众。而在倡导全员参与的新课改中,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就必然基于全员参与而实施。对于英语成绩差的学生要想使其也能积极参与到英语课堂中来,就必须增强活动趣味性而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萌发而致,使之主体性变成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从被动的“要我学”向主动的“我要学”的转变。为此,我们可根据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在教学中通过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如表演、唱歌、游戏、比赛、猜测、绘画和唱歌等途径作为抓手来激发他们对英语的兴趣,使之增强主体性而全员积极参与到教学对话中来。在“班班通”建成后,利用有声有色有画的视音频来激趣,增强趣味性,提高学生主体性则是我们提高英语教学活动有效创新设计的又一重要路径,而这已成为我们激发学生全面参与的常态策略,证明了其优教优学的可行性。
二、以目标为依托,强调整体性创新设计
课堂虽有多个环节,那是因为我们为了便于研究而人为分段分块的。真正高效的课堂是俨然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在设计课堂活动时,教师应以整个课堂的教学目标为导向,而不能仅仅限于某个特定知识教学而着力实施的点或场景。即使需要多个场景来开展,其活动也有很强的关联性,不能孤立,而从整体上共同为新知识的授课目的服务。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八年级上册Uints1-5的复习课中,要达到复习多个知识点,特别是多种时态的目的,整个活动开展都是基于电影《阿凡达》而展开,通过阿凡达的“所见所做”,来复习该单元的“正在做某事”来过去进行时态,假设阿凡达明天到我校参观作为假设来复习If条件状语从句;通过转述阿凡达的话来复习间接引语;最后通过阿凡达计划5年后再次拜访我校来复习一般将来时态。这样的设计,具有很强的整体性,使课堂浑然一体,如行云流水,而且吸引力强,能有效组织学生参与到活动场景中,收到了良好教学效果。
三、以现实为基础,强调实践性创新设计
英语是一门基于生活应用的实践性学科,没有反复的语言实践,其语言能力的提升就是一纸空文。因此,作为教学开展的实践者,在设计活动时应尽可能接近学生的真实生活,以便为学生创造火花点燃提供契机和平台,激发和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在英语语言的听说读写实践中获得相应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教学“There be”句型时,我发现,很多学生对空间位置的感知能力还较差,对理解“There be”有一定难度,为了破解这个难题,我们可要求学生们回想他们各自的房间,想想房间时的样子,物品在哪里。根据您家庭的实际情况,在“There be”句型来自我介绍自己的房间情况。此问一出,学生们对这项任务非常感兴趣,他们都乐意介绍自己的房间情况,一些学生还绘制了图表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接着,我们就可在此基础引导学生写作文,描写自己的小卧室。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仅变得更加感兴趣,有积极性,而且掌握了语言技能,发展了英语听说读写实践能力,体现了学习实践性强的特点。
四、以合作为平台,强调新颖性创新设计
合作协同学习是“双主双优”理念中“优学”思想的一种重要实践,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协同作战能力方面有着积极的教学贡献。在社会竞争加剧的今天,将教学设计成合作学习这种具有新颖性的活动平台,彰显了时代赋予教学的责任担当。在英语教学活动展开中,作为实践者,我们应基于问题设计,通过任务驱动学习平台,让学生以合作的方式进行协作学习,并从中发展协作精神,提高协作意识并改善学生语言实践习惯。实践证明,有效的小组协作学习这种教学活动的展开,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但这效果的实现,要求学生在学习目标达成中受到老师的指导和学法授与,并在经历调查、测试、建议、比较和提问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体验并有好的快乐满足感。同时这样的学习活动还能使每个成员都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并为学生个性的成长提供支持。
总之,有效的英语教学活动需要我们创新设计。作为实践者的我们,在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当下,作为教学载体的活动也应彰显出其较强的有效性。在以上三个方面,整体性是前提,趣味性是基础,实践性是根本,新颖性是重点,注重这些特点的实施,都是为达成英语教学目标而强调的教学实践展开。为此,我们可以在创建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基于学习目标,基于学生的兴趣来构思和实践活动设计的完整性,以便每个人都有参与积极性,并在完成英语学习事情时做到人人有事做。这样,当他们所有事情都参与了,做好了,这样就达到了所有成员都参与了课堂的设计初衷。
参考文献:
张望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设计探讨[J].教育研究,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