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路径探究
四川省武胜县叶家山小学校 雷小利
摘要:在全面倡导实施“双主双优”和“五育合一”中“三活课堂”等理念的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要提高效果,就必须充分发挥这些理念的指导作用,创新教学策略,让学生获得更有意义的教学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效果 提高 实施路径
实施“双主双优”和“五育合一”中“三活课堂”等理念,都旨在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高的策略优化,以更好的方式使课堂在新颖性、趣味性和有效性方面发挥惠及作用。在小学数学这个模块教学中,要使更好的数学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必须提效增质,以强调素质的方式彰显数学课堂魅力而使学生“信其道”“乐其学”。落实到实践中,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数学相应知识点内容教学中创新提效策略,以更精准的育人方式凸显教学意义。下面,我把这几年提高教学效果的实践路径分享给小学数学教学的担当者们。
一、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主体学有动力
兴趣是学生学与乐相伴的重要原因,也是学生主动发挥主体作用的动力源泉。不论是“双主”理念还是“活力展现”要求,都强调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自主能动性的充分发挥。这个自主性源自于学生强烈兴趣的内驱使然。因此,在“三活课堂”的“活力展现”理念指导下,我们提高学生效果的首要路径就是强化激趣实施,让学生主体学有动力就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导入教学追求,在“课已始”之际实现“趣已生”效果,而学生在这样的趣味刺激下“心所向”,产生“我要学”需求,进而主动收心与教师对话,谈数学话资,听数学讲解,思数学问题,而且积极性在“我要来”的呐喊中争着参与数学问题解决而得到表现。
二、重视计算教学,让学生基本功得到夯实
计算教学是数学中“数与计算”教学的组成部分,也是其重要责任担当。从一年级贯穿到六年级,各个学段都占较大比重,而且重要至极。作为一线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夯实学生计算基本功。但是,我们如果仅依靠机械训练,通过“题海”策略,就无法达成培养学生较强计算能力的教学预期了。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特定条件,通过多样化施教,才能让学生对枯燥的计算抱有信心。实践中,我们除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外,还需要让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算理和计算规则,并且要灵活地使用这些算法和规则。同时,对于算理和法则的理解和掌握,我们应注意教导他们一些记忆路径。并且把这些通过日常培训来实现,实现教与学,训与练的有机结合。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必要加强新策略的应用教学,在算理与算法之间强化联系与区别。指导学生遵循从“原因”到“方法”,从“思想”到“方法”的操作路径,促进学生发展计算基本功。
三、采取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获得思维培养
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小学生要获得抽象性知识的学习,就必须要求教师解决好化抽象为直观的教学难题。数学中的知识无疑都是抽象概括过的,不仅抽象性明显而且还有较强逻辑性,这二者都是小学生思维的“难关”。因此,要提高教学效果,化解难关就成为我们数学课堂快速突破教学难点的重要内容了。在教学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时,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应深入钻研分析,巧妙设计应基于学生的理解的教学方案,将抽象知识融入具体的实物、图像或多媒体展现中,并逐步将学生现有知识引向抽象的另一面,从而在多感官参与下分析与思考并总结出概念性、规律性等结论认知。目前,优化教学理念要求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活用教法”理念要求使用现代手段助教,这二者都强调了直观化教学是数学教学得到优化并提高效果的重要手段和路径。作为实践者,应努力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理解材料,选择直观教学方法和路径,并开展以方便学生的实践活动为基本求的教与学,为学生进一步思考提供平台和机会。直观的演示和实用的学习工具的引进课堂,是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数学抽象知识的重要方法,传统现在都是如此,而且效果显著,表现在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还可以使抽象计算具体化,方便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计算规则,提高效率,更能优化学生思维路径,减少他们思考过程受阻次数。
四、巧设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
一堂有效数学课如果没有巧设课堂练习来体现,其成功可能性是很低的,因为在象数学这样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必须具备课中练习,这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仅是学生有了“练”的实践,还是教师了解信息反馈,调整“训”策略的依据。现行教材除了课本教材中编写的“做一做”“试一试”就很注重学生练习实践,作为教师还应根据本班学生学的实际可作适当增设,如一些变式练习题来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提高。我们知道课堂练习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是促进学生内化新知成知识结构中稳定部分的重要路径,同时也是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学以致用的有效方式、在这样的学以致用平台上,我们应由浅入深,拾阶而上,让学生思维在逐步提高的练习中得到有效培养,并在勇于进取中体验到学习成功。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教师要做到全面观察而后评价,而不要以练习题的准确率来责难学生,更不能让因为方法不当或粗心所致的做错解错的学生当众出洋相。特别是在抽学生板演练习题时,应估计学生学习效果是否能力所能及,最好选择他们“跳一跳”便可能摘到的桃子让他们来练习实践,从而让他们能体验到学习成功,感受到学好数学的积极快乐。
总之,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在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惠及更多学生,让学生真正获得良好数学教育不是一句空话,就要加强教学路径探究,使其有效的教学策略为我所用,为我助力课堂育人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杨桂萍,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路径探析[J].好家长,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