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议初中学生不乐意写作文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济南汇才学校 韩允洪
初中阶段是培养锻炼学生成才的关键时期,初中作文则是保证学生成才的基础课程。但有一部分别学生都不大喜欢写作文,对作文感到害怕、厌烦,一提起笔来便头疼不已,搜肠刮肚也难以下笔。因此,从初一开始,学生就要致力于提高对写作文的兴趣,从“要我写”的被动状态向“我要写”的主动状态转变。
初中学生作文质量下降的原因当前,初中学生作文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通过总结归纳和剖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学生自身方面主要表现:一是厌烦或逃避。写作作文,是初中学生的必修课程,但在上作文课程时,总有一些学生对该课程十分的反感,老师在讲授作文课时,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当布置作文后,不是不作,就是敷衍了事,根本不把作文放在心上,甚至作为一种负担。二是抄袭或作弊。一些学生为了应付作文,采取了走捷径,进行抄袭,看到别的文章不错,就拿来抄之,更有甚者,干脆从网上下载进行拼凑,既欺骗老师,又欺骗自己。
首先激发情趣,改变思维。改变就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写作的兴趣。言为心声、情动于中。写作必须要有真情实意,必须有了情感,思维自然活跃,心潮涌动澎湃,思想的浪花碰击飞溅,很想一吐为快。如“成长中的趣事”,“成长中”什么事有趣,经常想起记忆深刻?如“眼神”,怎么算“神”,突出会意强调了一种情感的交流,实际上是写你心灵的情感,哪里还有冥思苦想的窘境?有了丰富的情感,常常会产生奇妙的想象和丰富的联想,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笔下便如“自有源头活水来”,下笔千言,如有神助。有了丰富的情感,还常常能产生灵感和美感。文章要感人,自己要对生活有所感悟。初中生生活阅历有限,但爱好广泛,对外部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同时,借助于各种传播媒介,如报刊杂志、电视、互联网等,无限广阔的世界便展现在眼前。这里,总有学生熟悉的事物、喜欢的东西,更有许多蕴含深意的素材,如果再加上教师的挖掘和引导,或抓住社会热点问题,或展示含蓄隽永的材料,或创设激动人心的情境等,都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情感,激起写作兴趣。
其次,学生当中的作文不乏文质俱美的佳作,可树立典型,增强信心。要通过典型,增强学生写好作文的自信心。这可作为学生阅读、评判、体味的样板。获得老师对作文的批改讲评,获得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对增强自己写作获得成功的快乐,增强写作的自信,极为有用。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智慧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知、独立思考和感悟,表现出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善于调动生活的积累,打造真实的自我是最棒的。
再就是准确审题立意明确,主题明了。选一个让自己有话可说的话题,是作文取得成功的重要环节。一般题目中能揭示文章中心思想、写作重点、表明感情色彩的关键词。。如写秋天的作文,常见题目可能为“秋景”、“秋思”等,题目既大又空,很不好写。若改为“我和秋天有个约会”,就会好写一点,,在自己亲历的生活圈子里选择突显美丽的人与事来写,表现自己对生活热爱与赞美的感情。而且读者见此题目定会为之心动欲一读而后快。对于这一类作文题的拟题,我们可以采用如下办法:扩展法,就是在所给题目或关键词前面或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使所给话题更加具体,从而降低写作难度,比如“笑容”前加上“售货员”,变成“售货员的笑容”;修辞法:可以运用修辞手法,把你所想讲的意思用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方法表达出来,比如“传统与时尚”;想象法,给你的题目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人耳目一新,比如“假如我是市长”、“文具盒里的聚会”;悬念法:构筑悬念,以此引起读者阅读文章的兴趣。
还有就是平时多观察,观察生活中的小细节,写作文的材料就多了。文章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及中反映的产物,要反映客,不必须对客观事物作仔细的观察。只有仔细地观察,才能从生活现象的矿藏中发现碎金璞玉,于泥沙混杂中攫取闪光的宝物。不掌握,“观察”这把开门的金钥匙,作文的“铁门限”是决然跨不进去的。
要写出好文章,也必须多读书多看书阅读,特别是作文书。看书的时候要心无杂念,一心一意,斟酌每个字眼,学习人家写得好的地方,也可以用本子抄下来,空闲的时候拿出来念一念,背一背,到写作文的时候就用得上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首,不会作诗会吟。”鲁迅先生也提倡多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要多读,又要选择地读,更要读进去,理解所读文章的结构技艺,语言特点,从中掌握作文定得深刻些,变化多一些。
精心选择各种材料,选择一般人没有接触过的,有深刻意义的。角度要以小见大,写人人眼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材料。为此,必须在头脑中把各种材料比较、分析、综合,进行去粗取精,改造加工,只有这样,才能使材料新颖。而这种积极思考对提高作文水平很有帮助。 要想入作文的大门,并求得不断进步,更重要的是多练。多练习就是写日记。在有思路的时候可以写日记,建议每天都写一篇,写多了,写作水平也会有所提高。谚语说的好:“文章读十篇,不如写一篇。”这就道出了作文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我们学习了一篇文章之后,弄懂了文章的结构方法,弄清了文章的写作特色,就要学着运用这些知识与方法去实践,去练习,使之变成自身的作文能力。实际上,我们第学习一篇课文后都可以进行练笔。而片断练习是练笔的一种好方式,片断练习所花的时间不长,又达到了练笔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