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科学扛起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重任的教学策略
四川省武胜县街子小学校 陈倩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大量积累知识、丰富情感、形成责任观念并趋于完善的初始阶段也是关键阶段。小学科学具有独特的学科特质是自然科学的儿童化表达。小学科学可以通过整合科学内容与社会责任教育、设计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决策能力、引入社会议题和案例教学、加强科学伦理教育和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教学策略唤醒、提升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小学科学;扛起;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重任;有效策略
在当今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小学科学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双重任务。本文旨在探讨小学科学如何有效地扛起学生社会责任培养的重任,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小学科学课程与学生社会责任培养的关系
小学科学课程不仅关注科学知识的传授,更强调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以及科学与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解。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科学知识的应用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小学科学课程与学生社会责任培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二、小学科学扛起学生社会责任培养重任的有效策略
(一)整合科学内容与社会责任教育
小学科学教材应选取与社会责任密切相关的主题,如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生态平衡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这些主题与科学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理解科学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设计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实践活动
小学科学课程应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如观察、实验、调查等。在设计实践活动时,教师应充分考虑活动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活动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环保调查活动,了解当地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如在《动物的繁殖》一课中,学生首先以个体收集资料信息的方式,了解各种动物的繁殖方式,又通过家庭谈话的方式了解人类特别的具有最亲密情感的父母养育自己的点点滴滴;接着组内交流汇总,制作汇报演示文稿;最后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展示。学生通过在个体、小集体、大集体的各层次活动中一点点强化最初形成的模糊、不坚定的责任情感,到最后转化成明晰的、坚定的珍爱生命、感恩父母、爱护动物等社会责任感。而在《再见!塑料》一课中,学生又通过真实体验活动选择塑料手套或是木制牙签吃食物;联网查找“微塑料是什么”;视频了解“全降解塑料的优点”;实验研究“全降解塑料和传统塑料”;与现场教师互动查询“全降解塑料普及率不高的原因”;小组讨论解决策略等活动,逐渐积淀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社会责任感。
(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决策能力
小学科学课程应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决策能力,使他们能够理性地分析科学问题和社会现象,并做出明智的决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质疑、进行讨论,并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同时,教师还应教授学生决策的方法和技巧,使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做出合理的决策。
(四)引入社会议题和案例教学
小学科学课程可以引入与社会责任密切相关的议题和案例,如气候变化、能源危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通过分析这些议题和案例,学生可以了解科学知识的应用如何影响社会和环境,并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案例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五)加强科学伦理教育
科学伦理教育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教师应注重科学伦理观念的渗透,引导学生理解科学研究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例如,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强调实验安全、数据真实性等伦理要求,以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意识。
(六)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家校合作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引导家长关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家长参与学生的实践活动,如环保志愿活动、科普讲座等,以增强家长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支持和参与。
三、实施策略的挑战与对策
在实施上述策略时,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如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学资源不足等。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开发优质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和案例;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合作,利用社会资源支持学生的实践活动;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活动。
四、结论与展望
小学科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通过整合科学内容与社会责任教育、设计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决策能力、引入社会议题和案例教学以及加强科学伦理教育等策略,可以有效地扛起学生社会责任培养的重任。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克服。展望未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科学课程将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策略和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学生成长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沈亚萍,小学科学学科核心概念大单元教学设计——指向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践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22年。
[2]陈冠忠,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利用科学评价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策略分析[J].科教导刊,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