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永胜县第二幼儿园 何丽菊
摘要:早期的同伴关系不良将导致儿童青少年短期或长期的社会适应困难。有效提高幼儿同伴关系中混龄交往的互动性,有利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做好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研究,从而进一步扩大混龄交往范围,并充分发挥混龄交往的优势,为幼儿建立良好的早期同伴关系,也为儿童青少年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教育;同伴交往;混龄交往研究
通过让孩子了解与别人交往的基本方法后,孩子们与人合作操作的能力也有了一些提高,那种自顾自做事的现象也少了许多。家长也反映,自从老师反映过孩子的情况后,作为家长也确实忽略了孩子合作交往技能的培养,现在能注意引导孩子和小朋友们一起合作游戏、提醒孩子注意听清楚别人说的话、别人说话时要仔细听好。不仅如此,许多家长还注意引导孩子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等等,进一步配合老师引导孩子提高交往技能,使孩子们的交往能力有较明显的进步,为今后的社会适应打下基础。
幼儿对同伴交往的迫切需要。“同伴交往”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社会互动,在互动中儿童之间形成了一种不同于亲子关系的平等互惠的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在儿童青少年的发展中和社会适应中具有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早期的同伴关系不良将导致儿童青少年短期或长期的社会适应困难。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更容易出现学校适应困难,孤僻、退缩、冷漠、压抑或其他心理失调等方面的问题。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活动的范围在不断扩大,认知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同伴交往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具有成人无法替代的作用,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重要价值。
进行混龄指导,适时提供混龄交往的场所。在社区中,有许多双职工家庭,孩子放学后无人照看,就可在社区建立“学校放心小站”等场所,联系一些有丰富的照看经验和教育经验的人士担任指导老师,这样既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又可以给不同年龄的孩子们提供混龄交往的机会,使得年长孩子和年幼孩子彼此之间有沟通与和谐的机会,使大小孩子之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赞赏、互相合作、共同进步,表现出真正的手足之情,这样的混龄形式为孩子们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起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利用社区资源,充分发挥混龄交往的优势。在进一步做好班级混龄教育工作、推广混龄交往研究的同时,我们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在一个社区里,就像一个大家庭,许多大大小小、年龄不一的孩子都会在社区的公共场合一起玩耍、游戏、聊天等等。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家长们对混龄交往的认识,充分利用社区混龄儿童资源,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向家长们宣传混龄交往的优势,可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如:橱窗宣传、板报宣传、育儿指导等等。
重视宣传推广,进一步扩大混龄交往范围。对于班级中混龄交往方面出现的成绩可及时传递给家长,如通过宣传栏、家长会、幼儿成长档案、园刊、汇报会、开放日等多种形式向家长们推广,争取家长们的进一步支持和配合,使家长们在观念上和我们达成对婚龄教育的共识,从而进一步增强家长对混龄教育的信心,并进一步激发他们参与混龄教育的热情。
混龄交往活动与幼儿的发展。由于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的国策,因此大多数幼儿缺乏与兄弟姐妹交往的机会。针对这一现状,我园初步尝试了混龄交往活动的研究。“混龄交往活动”是指打破幼儿的年龄界限,让不同年龄的幼儿通过混合的组织方式,在一个近似家庭的生活环境中,像兄弟姐妹般地一起活动。混龄活动包括混龄教育活动、混龄游戏活动和混龄生活活动。我们将4-6岁的中大班幼儿混合在一起,肯定孩子具有自发性的教育本能,让他们在较大的范围内选择自己的朋友,在互动中彼此配合,彼此协助,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进行自我教育,促进幼儿集体交往能力的发展。我们期望这些孩子能像兄弟姐妹般生活在一起,并通过相互学习、模仿,达到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
有关专家指出,从最近发展区理论看,异龄儿童间一起学习、生活、游戏会增加发生认知冲突的机会,这种混龄交往会创造 “最近发展区”,他们之间会产生观点的相互挑战和冲突,从而促进幼儿各方面尤其是社会理解的发展。混龄交往常常会使幼儿超越自己的原有水平,达到力所能及的最高水平,这种异龄之间的社会建构,能促使每个幼儿的能力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发展。
幼儿混龄交往活动可以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增强幼儿的主动交往意识。混龄活动中各成员占有独特的位置,均能有交流、操作、游戏的自由,幼儿受教育的机会均等,学习与活动的参与程度大,而且在民主和谐的师幼关系以及合作互助的同伴关系的建立过程中幼儿的个性也得到发展,促进了幼儿的社会化。
幼儿混龄交往活动可以保证“大带小,小促大”的合作地位,发挥集体的互助力量。在组织混龄交往活动时我们注意提出明确的合作内容与方法,并且确保混龄交往活动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在活动中我们常要求幼儿发挥互助合作精神,倡导“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的合作风气。活动中幼儿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相互启发、相互合作、相互调整,从而完成任务。
合作游戏,强化交往技能。开展一系列需要合作的游戏活动。如体育游戏“袋鼠跳”、“马兰花”、操作游戏“修补图书”、语言游戏“我说你做”等等,在这些充满趣味的游戏活动中,不用老师反复强调和讲解,孩子们都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更感受到了合作的重要性,从而也渐渐掌握了合作交往方面的技能。同时,我对合作好的幼儿给予一定的表扬,这样也更好地调动了幼儿与人合作的积极性。
家园协作,提高交往技能。孩子们在幼儿园习得了基本的交往方法,还需要家长在家中进行强化训练,这样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于是我及时与家长联系,指出了孩子在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得到了家长的积极响应和配合,从而使孩子们的交往技能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在混龄交往的教育过程中,除了教师的诱导、关注、帮助儿童之外,教师还要尽可能地充分运用“儿童教育儿童”的方法,充分挖掘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潜能,真正通过同龄促进、异龄促进、角色换位等多元化的教育手段与方法,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