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课堂优教提质效果实现的方法探讨
四川省安岳县两板桥九年制学校 王永利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体育课堂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其优教提质的效果实现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围绕初中体育课堂从现存问题、应遵循的原则和实践方法三个方面对如何实现优教提质效果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初中体育;优教提质;效果实现;教学原则;实践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体质,还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竞争意识以及终身锻炼的习惯。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育课堂往往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学生兴趣不高、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等。因此,如何实现初中体育课堂的优教提质,成为当前体育教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影响体育课堂优教提质效果实现的现存问题
(一)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创新
当前,部分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体育项目上,如田径、篮球、足球等。这些项目虽然基础,但长期单一的教学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缺乏参与的热情。
(二)教学方法陈旧,缺乏互动
一些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的传统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这种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三)评价体系不完善,缺乏激励
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往往过于注重运动成绩,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努力。这种单一的评价标准不仅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体育素养,还可能打击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体育课堂优教提质效果实现应遵循的原则
(一)学生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体育课堂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什么”和“怎么教”,过程中一定要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第一位,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和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和选择方法。这样才能确保“双主”模式的正常践行。
(二)创新性原则
优教提质效果的实现需要体育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引入新的教学项目和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增强他们动作动能的创创新和发明。
(三)全面性原则
体育课堂的评价体系应全面反映学生的体育素养,包括运动技能、体育知识、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实现体育课堂优教提质效果的实践方法
(一)打破传统旧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模式
“双主”模式倡导师主导、生主体的理念,这是有别于传统师主体的“一言堂”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虽然每位体育教师都有自己的习惯模式,但都基于“教师中心论”的教学模式,这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教学顺利进行并取得一定效果,但是却束缚了体育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选择,使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方法不自觉地就陷入到了条框之中或者习惯之中,极易影响优教提质效果的实现。如在准备过程中,体育教师一般采用慢跑,然后就是做徒手操的旧模式,无论遇到什么课都是如此而施。上课一般采用“四部分”的结构模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结构由于对课的几个部分限制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视了其它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也被束缚了手脚,一味追求时间在各个部分的合理分配,以达到整节课在结构上的平衡,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这种固定的模式时间一长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没有达到体育课所要求的多种教育的作用。而在全面实施课改的今天,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模式出现在了课堂上。这就为优教提质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丰富教学内容,引入新兴体育项目
针对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体育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如跆拳道、轮滑、攀岩等。这些项目不仅具有时代性、增强课堂新颖性,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增强课堂互动的趣味性。例如,在某初中的体育课堂上,教师引入了街舞作为教学内容。街舞作为一种受年轻人喜爱的舞蹈形式,其动感的音乐和自由的舞姿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街舞的学习,学生不仅锻炼了身体协调性,还培养了音乐感和舞蹈表现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师生互动
在教学方法上,体育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化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创新模式。这些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教学效果。以游戏化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体育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运动技能。如“接力跑变种游戏”,在传统接力跑的基础上增加障碍物、变换跑道等元素,不仅提高了游戏的趣味性,还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完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激励
为了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体育素养,体育教师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除了传统的运动成绩外,还应将学生的学习态度、进步幅度、团队协作等方面纳入评价范围。同时,教师应注重过程激励,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例如,可以设置“最佳进步奖”、“团队协作奖”等荣誉称号,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四、结束语
初中体育课堂的优教提质效果实现是一个系统地涉及多个因素的工程,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模式、引入新兴体育项目、采用创新教学方法和完善评价体系等实践方法我们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光春,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J].吉林画报,2014年。
[2]邱春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措施探讨[J].家教世界,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