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顺州镇迪里小学 万仁向
课堂氛围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周围的我分和情调,也是老师与学生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在教学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氛围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氛围。如果课堂氛围不适宜,呈现消极、沉闷的局面,学生的思维感到压抑,窒息智慧火花,没有学习的热情。反之,学生学习情绪高昂,智力活动呈最佳状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呢?
一、运用良好教态,营造愉悦向上的课堂氛围
教师的教态,一般是指教师的仪表风度,它既包括教师的外在形象(容貌、举止行为、穿着打扮等),也包括教师在日常行为中反映的内在思想、道德情操、文化修养等。教师的仪表打扮要符合自己的职业特点,体现育人性并能体现自己的性格特点,要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体现高深的审美观念,美观大方,端庄得体,不能标新立异,分散学生学习注意力。教师的风度要亲切有礼,举止从容,给学生一种如沐春风的享受。具体到教学课堂,就是教师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和眼神、神情、衣着打扮等)和讲课时的情绪表现(比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学生在课堂上会通过教师有声语言的讲解而“察其容”,而且还会通过教师的教态而“观其色”。教师的教态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教学氛围,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一种课堂氛围。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课堂氛围。当教师走进教师的那一刻,教师教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上课的情绪,这种先入为主的方式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师要用亲和、自然的教态去面对学生,及时调整好你的心态和精神面貌。具体来说,要做到:
1、用微笑面对学生。微笑是人际交流中一种最好的方式,微笑让学生对教师没有惧怕感,课堂氛围温和。如果教师板着脸孔,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让学生感到压抑,学习有紧张感,课堂氛围变得生硬、冷漠,不利于教学的开展。
2、给予学生鼓励。明代教育家王阳明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教学也如此,教师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别,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长处,获得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要放下严厉的批评、呵责,多鼓励、表扬学生,发现他们学习的闪光点,给予学习的自信心。教师的语言、表情,对学生的刺激应该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
3、多给学生肯定的目光,鼓励的目光。多夸奖孩子们“好极了”“你真棒”等,教师还可奖励学生小红花、作业本等物品,这样让课堂氛围积极向上,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学生这样才能不断进取,有旺盛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游戏活动,营造活跃开心的课堂氛围
“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陶行知语)小学生天性好玩、贪玩,对于游戏有很强烈的兴趣。因此,教师将学与游戏结合,学生对喜欢的东西学得就快,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游戏活跃了课堂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快乐、有效地学习语文。游戏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教师不是用说教去教育学生,学生不再用死记硬背来学习。通过游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受到启发,获得亲身体验,寓教于乐,让教育的知识性和娱乐性完美结合。当然,我在课堂创设游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选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三、运用动手操作,营造快乐参与的课堂氛围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苏霍姆林斯基语)意思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氛围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
四、运用创设悬念,营造探究竞争的课堂氛围
悬念,俗称“扣子”或“关子”,本意是指一般用在文章的开头或中间,就文章的内容或人物的反常情况设置疑团,目的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自觉不自觉地进入文章所创设的情景之中。课堂教学中的“悬念”,一般是指老师在教学中通过提出问题,故意卖“关子”,不告诉学生结果,让学生去思索,对后面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二自觉去探究发现的一种教学技巧。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氛围,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氛围,惟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课堂上教师唱独角戏,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课堂氛围沉闷,缺少师生互动。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氛围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氛围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有效的课堂氛围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有效的互动活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取得最大化的效果。而对于小学生生来说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显得尤为重要。营造有效课堂氛围的方法有很多,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去发现和总结,相信这样的教学氛围一定能把学生引入快乐学习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