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云南省永胜县三川镇中心小学 施建香
所谓课堂的有效性,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管理中以学生为中心,时时考虑学生的需要,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形成一种互相尊重,有秩序和相互信任的气氛,我们不仅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打造适合自己的有效课堂,提高数学课堂的高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新的活力,让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让学生在认识上从不懂到懂,从不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佳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一、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 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充分了解学生,对于打造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至关重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以避免课堂教学中教与学脱节的现象;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可以引起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共鸣;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在他们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知识的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在教学前对学生摸摸底,针对其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知识结构的建构与重组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传统的教学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现代的教学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蔡林森说:概念、定律、道理由教师嘴里讲出来就不值钱,一定要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
二、钻研教材,做到深入解读
小学数学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体系。课程改革使小学数学教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解读教村成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础。新课标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能认为让教材再现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必须经过再加工重新创造,使教材“新鲜出炉”,更大程度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态度能力的过程之中。我曾听过一节“认识整时”的课,讲课的老师从主题图引出了课题,接着在师生互动中认识整时,动手操作拨“整时”后教师指导正确写整时,最后以后一页的插图来巩固对整时的认识。整节课知识技能过程方法落实得很扎实。可讲课的老师对插图并没有扬尽其用,只是看一幅说一幅,缺少了有机的结合起来观察与讨论,难免令人感到浪费了珍贵的教学资源。实际上,教材中的插图都是经过编写教材的,老师精挑细选,几乎每一帐图都不止一层意思。尽量让学生主动的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经验结合起来,体验到数学学习是有价值的,并有意识的建立学生的时间观念,渗透要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三、问题处理,做到正确有效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任何学生在走进课堂之前,都不是一张白纸。他们的心里存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和好奇,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处理这些问题是教学的关键,因为教学具有抽象性这一特点,学生往往感到数学知识难以学懂,尤其是解决数学问题更让学生感到神秘。因此,正确处理问题必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使之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来。其次培养学生数学的直觉思维。直觉思维不是学生头脑中固有的,也不是无缘无故凭空臆想的,需要教师有意识把提供一定条件和同数学策略加以培养。要经学生创造有利于直觉思维生长的环境--开放、活跃的教学气氛与和谐的师生关系。特别在学生解决问题出现错误时,教师不应因此而嘲笑或批评,而应激励、扶植学生的自发性思维。例如:有一名学生在计算130÷30时,得出的结果是商4余1,学生都笑起来了。我没有批评这名学生,而是让他说说是怎样计算的。学生听了他的解题方法,同学们一下子明白此题错在什么地方,纷纷发言:余下的不是“1”,而是“10”。我又问:为什么?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此一来,该学生真正知道此题究竟错在哪里了。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而且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合理提问,调整教材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学内容提问之前,应该准确掌握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如果太难,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太简单则无法达到教学的要求。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设置问题的难度,要求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相符合。只有合理设置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才能够确保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认识“分数”的时候,让学生比较2/3和1/5,老师应该多提一些“哪一个分数大?”“这个大的分数到底大多少?”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数学实践模式。我们期待以自己的思考、交流,引发更多教师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探索。我们必须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教学理念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