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讨
谭立孝
(云南省永胜县永北镇灵源小学)
语文是基础教育中一门重要学科,因为语文具有工具性。语文是人们生活、工作的交际工具,是学习各门功课的基础。人们对知识的获取主要靠阅读,阅读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它借助于对经典的阅读,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进行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进行文本解读。所谓“解读文本”,就是教师对文本进行分析、研究,确立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流程。文本解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然而,在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对文本解读还存在着误区。
一、 文本解读的误区与成因
1、 脱离文本,偏离文本
当前,有的教师把学生的个性解放理解为思维的随意散漫,这种只强调文本解读的个性化,而漠视教学内容价值取向的做法,会使文本的价值目标逐步异化。
2、 全篇讲解,没有取舍
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表达情感,将文本从头到尾讲解,从段到句,从句到词。
3、 重语言,轻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阅读仅停留在学生的自悟自得上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教师巧妙、适时的引导,但有的教师偏重对文本语言的解读,不注重对文本价值取向和人文内涵的解读。
4、重精读,忽略整体
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精读领悟,而忽略自读感知,殊不知自读感知是基础,是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不熟悉的情况下对课文进行分析探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缺少整体感知的。
二、对文本解读的思考
在倡导文本教学个性化解读的教学中,教师是文本与学生对话的价值引导者。在珍视学生自由感悟的同时,将注意价值取向和尊重独特体验的统一。
这里所说的价值引导是教师围绕文本,引导学生领悟作者要表达的价值取向。每篇课文都有其公认的价值取向,教师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领会文本内涵,把握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精神境界、文化品味审美情趣。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呢?
1、 基于文本的价值取向解读文本
文本是作者、编者精心加工的,其价值导向是明确的。要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把握文本的基本内容和价值取向。要明白:个性化解读,必须在尊重作者、文本的前提下进行;能够多元解读固然好,但不能偏离文本的价值取向。如,有的学生对《狐狸和乌鸦》的理解是:要想得到别人的东西,就要想办法骗。对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领会文本所蕴含的人文内涵。
2、 基于文本的历史特定性解读文本
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文本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展开具体分析,不孤立的看问题,以正面的视角去审读、欣赏文本,走出时代的局限性,切实感受文本积极的一面。
3、 基于文本丰富的内涵来解读文本
文本价值的多层取向、未定性给学生解读的多元性、创造性提供了可能,每个学生都以独特的解读能力去理解诠释文本。但多元解读的根应长于文本中,教师应导学生对文本的多重意义探究。
文本解读不能只在内容上,语言的表达形式也很关注重要。在解读文本时,教师应对文本独具特色的语言,如字词运用,表达方法、谋篇布局、描述手法等,敏锐的加以捕捉,带领学生欣赏,内化对文本的解读。关注文本语言,还能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提升语感与文本鉴赏能力。
三、 文本解读的技巧
1、 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教师根据文本所描绘的情景,使用多媒体播放鲜明的图片,辅之以生动的语言,借助动听的音乐,再现文本所描绘的情境,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情境教学的方法:
(1) 联系生活展现情景。把教材中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强化他们的体验,增进对文章的理解。
(2) 实物演示情景。使用文本中描绘的实物演示,将文字形象化。
(3) 图画再现情景。借助图画再现文本情景可以把文本具体化,形象化。
(4) 音乐渲染情景。音乐是启动人联想和想象的一门钥匙,音乐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渲染情景,创造气氛。
(5) 扮演角色体会情景。这样具有戏剧情味形式,学生能听能能演,热情高涨印象深刻。
2、 批注式阅读教学
“批注式阅读”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将自己所思、所感、所惑用符号和文字,在文中空白处进行标记书写,用来帮助理解文本的一种读书方式。学生通过圈点批注,进行内容理解、情感体悟、表达鉴赏和质疑问难。
批注式教学的应用方式:
(1)常用方法
① 符号批注:对文本中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惑的地方,进行圈点勾画。
②文字批注:边读边想,在符号批注的基础上,能够围绕重点、难点,写出自己的所惑、所感。
(2)操作程序
第一步,自读自悟,做好批注。让自学文章,要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明确读书任务,并对自读质量进行检测,确保学生能认真扎实地进行自读,学有所获。
第二步,交流批注,点拨深化。在交流批注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学生在批注中采用的方法,并进行推广。
第三步,二次批注,积累运用。二次批注,回归整体,突出重点;积累运用主要是以多种形式加大语言文字的训练。
教师熟练的运用情景教学和批注式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解读文本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学习,将文本的人文思想理解的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