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趣味教学
钱 帼
(四川省平昌县第二小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本身的学习应该是丰富有趣、趣味横生的,教师要将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出来,让数学能够展现出自身的趣味魅力,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以人为本,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同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由苦学转变为乐学,帮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学到知识、提高能力。那么,到底怎么实施小学数学趣味教学呢?
一、与生活实际结合,创设特定的学习情景
数学看似单调,却和生活有着不解之缘。数学理论来自于生活的启发,数学原理又运用于生活,想要增强数学课堂趣味性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回归到生活,将生活中许多有趣的事物融入数学课堂中,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学生在生活中更容易理解接受数学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将数学和生活进行融合,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学生会很容易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 例如,在加减法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将教室想象成果园,同学们都是各种水果,让学生分成几组分别扮演苹果、橘子、香蕉等水果,然后进行加减法的训练,学生很容易投入到这种玩着学的模式当中,而且对于自己扮演水果非常的感兴趣,课堂不再是枯燥的课堂,而是一个生活中有趣的果园,让学生在这样有趣的课堂中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牢牢记住。
二、利用数学教学工具来帮助增加课堂趣味性
想要让数学课堂真正变得有趣,教师就要改变数学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借用各种丰富的教学工具进行生动的教学,现在很多新型的教学工具能够很好地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充分的利用数学教学工具。例如,一些实物、以及运用电脑、电视、录音机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就能增进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让枯燥的课本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数学概念。
三、正确运用肢体语言、表情,激发兴趣味
例如,在学习《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据调查,刚出生的婴儿平均身长0.5 米,这是多长呢?我们先用分数来表示,那就是 5/10 米,也就是十分之几可以用零点几这样的一位小数来表示,仔细想想,那可真是很小的数值,小数点原来是代表小不点的啊。下面我们又来看看另外几个小不点小数吧。”这样简单直白又不乏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十分契合学生们的认知水平,可以让学生们一下子就感受到知识点的趣味所在。
四、运用儿歌、故事等熟悉的趣味内容来吸引学生
在小学生的世界里,故事、儿歌是吸引度较高也容易让学生迅速参与进课堂的形式,教师可以将数学概念、计算方法等枯燥的学习内容融入其中,使数学知识更加容易理解、易学易记。例如,在进行《数学》一年级下册“元、角、 分”的教学中,学生们对人民币单位值概念和单位换算掌握并不熟练,甚至有的学生还觉得复杂。教师可以自编儿歌来强化学生们的印象,如:“人民币,三兄弟,元、角、分,齐相聚,认识它们也不难,十十换算记心里。”简单上口的童谣式儿歌,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快乐。数学中的趣味不是外显存在的,需要用心思去挖掘,需要敏锐的眼睛和灵动的思维。
五、运用游戏寓教于乐增加趣味
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虽然数学学科是抽象、枯燥的,但是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普遍喜欢玩游戏的特点,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活动中。这样,能够使枯 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使小学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学得轻松、愉快。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这章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一些物品,在课中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游戏活动———超市购物,请每个小组选出一名营业员,其余小组成员当顾客,在“小超市”里模拟购物活动。在学生“购物”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一段舒缓的音乐,让学生感觉就像是真的在超市一样。通过购物、收银活动,学生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以及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当然,选取小游戏时,还要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选取那些易于操作、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游戏。
六、讲一些轻松愉快的数学故事增强趣味性
老师在课堂中讲一些轻松愉快的数学故事,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就轻松掌握了相关的数学知识。小学生在幼儿园阶段,游戏占主导地位,升入小学,课堂中同样需要一些趣味因素,把轻松愉快的小故事贯穿课堂,能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欢声笑语让师生变得轻松,气氛变得活跃。在课堂上我曾给学生们讲过一个《小熊卖鱼》的故事,小熊妈妈生病了,为了挣钱给妈妈看病,小熊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下河捕鱼,赶早市去市场卖鱼。一天,小熊刚摆好鱼摊,狐狸、黑狗和老狼就来了,小熊见有顾客光临,急忙招呼:“买鱼吗?我这鱼刚捕来的,新鲜着呢!”狐狸边翻弄着鱼边问……
总之,小学数学是学生开始数学学习的启蒙阶段,也是关键时期,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出发,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极具趣味性的教学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要不断地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探索,让趣味教学的方法能够广泛地运用到日常教学当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得到培养,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