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数学交流的策略
晏关荣
(云南省宣威市第八中学)
摘 要:高中数学知识基于初中数学又远高于初中数学,要学好高中数学,需要学会扩展思维,提高对抽象文字的理解力.高中面临高考,知识量大,学业压力较重,探索有效的数学教学方式会大大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本文浅谈一些数学学习方式。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思维
高中数学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作用。
一、加强思维方式和能力的教学
1.重视数学思维方式的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提高教学效率,其最终目的还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就是要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数学的思维方式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高中数学需要有大量的思维过程来解题答题,正确有效的思维方式对高中数学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在教学中将各知识点整合串联在一起,让学生深入到知识的发现和探求过程中去,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交换动力.在强调思想方法的渗透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在课堂上将新旧知识整合概括,让学生也养成新旧知识结合的思维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注重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就需要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它是增强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学生的数学能力包括运用思维进行知识的分析比较、联想和综合概括等方法,思考的过程是将旧的知识加以重新组合融会,构建起一个新的知识框架.思维能力能够影响活动的效果,学生思维能力是数学素质的核心,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提高学习效率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提高学生思维认知的深度和广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具体来说,教师对一个知识点例题讲解后,再对同类型的题目加以变式练习和拓展练习,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训练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知识加以联想,开阔他们的思维来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课堂上通过口头的叙述选择题,或采用抢答的形式,既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又活跃了课堂氛围.思维批判性的培养教会学生采用逆向思维思考和解题.在学完一个知识点或者做完一道习题后善于运用归纳猜想的方法进行总结领悟,将知识融会贯通进行延伸,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创造力。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有助于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根据学生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富有情趣的生活素材。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把生活引进课堂;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以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创设有吸引力的悬念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创设有效的质疑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究;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创设生动的多媒体情境,用多媒体辅助学生学习。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浓厚兴趣。
三、在数学课堂上搭建不同平台,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发展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有效方法,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同时要注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长足发展做好引路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让学生有文化的积淀和哲理性的思想,让学生成为有思想的博学的文明人.我们的教育者一定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些,今天的教育不仅仅就局限在眼前的分数和升学率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学生的未来发展上,我们作为教育者一定要真正做到以学生的终生发展为目标,以学生的长足发展为追求,要真正让学生受益,让学生的人生从这里起飞.
学生的思维品质,理解能力有差异性,所以因材施教是符合教育原则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个人自学、小组讨论,组织交流中,巡视指导接受能力相对弱一些的学生,鼓起他的学习勇气,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提示他们学习的方法和思考过程.也要巡视另一部分接受能力相对强一些的学生,对他们提出较高的要求和问题,引起他们紧张的思维活动。
四、对学生实施鼓励教育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向学生强调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对学生的学习重视得比较多,而忽略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的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对于学习也就缺少了动力,因此,教师要在学习过程中进行适当的鼓励,让学生随时都充满动力地去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个小游戏,即计时抢答,教师可以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同时进行抢答,如果学生答对就给予肯定,让学生学习的信心得到满足,而答错的学生也要给予勇气上的肯定,并对其进行鼓励,使其在下次回答问题的活动中表现得更好。这种略带趣味的小游戏,不仅能够让学生随时找到学习的自信心,还能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并愿意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数学的学习中去。在另一方面,这种方式还能有效地带动课堂的气氛,营造一个融洽的课堂学习氛围。
总而言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完全适应新课程的改革要求。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应该认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了解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采用合理而科学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课堂有效性。为学生能够进入好的大学继续学习深造兢兢业业,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唐孝菊.新课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2]王道宇.数学课堂教学应把握好合理性原则【J】.中学数学教学,2005(2):15-17.
[3]张强.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