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艳红 云南省永胜县三川梁官幼儿园
摘 要:幼小衔接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幼小衔接工作也已经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研究也不断深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在相关研究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实践,提出了自己对幼小衔接工作的几点认识和建议。
关键词:幼儿教育 幼小衔接 研究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能够促使幼儿在进入小学的学习生活中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学习方式。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幼小衔接的特点、意义和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幼小衔接的特点及意义分析
1.幼小衔接的特点
首先,小学与幼儿园的衔接应是全面的,既有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能力方面;又有语言、数学能力,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社会交往等社会能力。其次,幼小衔接是幼儿成长历程中必不可少的阶段,幼儿园与小学衔接有自己的特点,其工作内容广泛,但总的来说是为了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提高学习的效果,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配合,特别是小学一年级教师的教育方法。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必须了解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点,了解小学教学的特点,了解因环境变化对孩子心态的影响,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必要的对策。
2.幼小衔接的意义
幼小衔接能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使用工具的能力,减缓两学段的坡度,探索能力的培养,使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形成一个不间断的整体,促进幼儿和谐发展,这也是研究幼小衔接的意义所在。
(1)幼小衔接能够促进幼儿社会适应性的培养。合理地综合组织小学与幼儿园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展示自我价值。根据小学一年级在整个教育历程中的特定地位,在开展丰富活动的同时营造幼小衔接的环境氛围。
(2)幼小衔接能够促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学习适应的衔接。幼小衔接是针对以往新生入学所反映的种种弊端而进行的,是以往教学经验的总结,针对过去一些弊端,我们应立足学生的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养成珍惜时间和乐于学习的好习惯,用小学生的行为去规范自己,逐步养成自律的能力。
二、做好幼小衔接的方法和建议
1.加强幼小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注重幼儿园与小学的双方配合与协作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以往的幼小衔接工作,更多的是幼儿园向小学靠拢,如适当调整幼儿园大班后期的一日生活内容与时间,使幼儿的身心状态和学习环境与学校生活的内容与节奏逐渐协调起来,构建一个适合幼小衔接的育人环境。经常组织大班幼儿到小学去参观,请小学生到大班介绍小学的学习生活。使幼儿对小学的学习任务和各种要求有一个感性认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培养幼儿上学的兴趣等。其实,衔接应是双向的,小学教师也应多与幼儿园教师联系,定期交流与沟通,共同研究教育理论、教学内容、探讨教学方法,研究教学对象的学习心理状况。
2.加强对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
幼儿时期,知识的学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幼儿对学习产生兴趣。幼儿末期和学龄初期的幼儿,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和知识的不断渗透,知识的获得相对于学习知识的兴趣要容易得多,而恰恰是学习知识的兴趣能引导幼儿学会学习。邓小平曾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于这样的要求,今天的幼儿如果不掌握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缺乏对学习的兴趣,很难想象在21世纪怎样生存。所以,解决好幼小衔接问题,就要摆脱只注重知识教学和智能提高的束缚,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幼儿对学习产生兴趣,不断自我更新知识。根据幼儿的特点,为他们创设和提供有利的环境和活动内容,引导和促进他们养成不断学习、求知和创新的能力、习惯和精神,这既是今后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现代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
3.重视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社会性的发展是婴幼儿发展的一个主要内容,是指通过学习,发展社会对幼儿的期望与要求的行为和态度,包括发展幼儿的社会化技能,如与人交往中要友好相处、合作共事、乐于助人;日常生活中要热爱劳动、爱护环境、活泼开朗等,也包括发展幼儿内在的行为控制能力,如遵守纪律、上课集中注意力、主动承认错误和向人道歉等。幼儿和小学低年级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还处在最初的发展阶段,但是幼儿在获得社会化技能和社会适应性方面能够通过教师和同伴产生积极的影响,得到应有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和小学应通过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来发展其遵守规则的能力;通过培养他们的任务意识来发展其执行任务的能力;通过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来发展其基本的自我服务能力;通过培养他们的交往意识来发展其人际交往能力……这样使幼儿能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去体验社会情感,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4.提高幼儿的自我教育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应当在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即从7岁到10~12岁,就教给一个人自己安排自己的事,并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强制自己。”随着幼儿年龄和才智的增长,幼儿的自我教育能力越来越在幼小衔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幼儿时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常把成人提出的要求和规则当做神圣不可侵犯的、必须遵守的。所以在社会交往中,他们总是通过观察成人对他人的评价,在成人的引导下形成最初的自我评价能力,开始学着分析自己的优点与缺点、进步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建立起自觉控制自己思想与行为的自我调控能力。幼儿园、家庭和学校,都应该在这方面帮助幼小衔接期的幼儿,使其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思想、行为、志趣与性格,逐步提高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以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总之,要成功实现幼小衔接,让幼儿更好地过渡,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更好地把握规律实现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