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的语文提质教学
四川省武胜县烈面小学校 舒鲜
摘要:新课标视域下的语文提质教学需要执教者在充分理解新课标理念的基础上进行教法创新实施。本文探讨了在教师理念更新之后的氛围营造、多媒体直观以及课堂练习等三种提质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新课标 提质教学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对话与信息交换的主战地,其效果是以达到“双减”提质要求则是一线教师应积极探索的现实课题。传统教学常被人概括了“教以应试”,如今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教学仍然要与教学质量挂钩,我们又如如何既能高效育人又能考出好的成绩迎接期末考核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围绕新课标精神去寻找方法,在我的不懈努力下发现基于新课标视域下的提质教学就可很好地实现这个要求---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实施这种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地提高,而且也利于促进师生互动,增强学生主体性,提高学的积极性和理解力。落实到课堂上,那又怎么实施呢?我结合实际加以探讨。
一、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理念
这虽非直接的提质之匙,但事关重大,直接影响着师者的教法选择和流程安排。在小学语文提质教育中,最基本的立足之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在“双减”背景下,学校的教育已经从单纯的以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转移到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育上。在学校中,老师应该对学生的生活状况和学习方式给予足够的重视,并给予其身体和精神上的发展所必需的引导和帮助。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指导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以致用,将他们所学到的内容,融入到自己的人文素质的生活实践中去。比如,在课文中有涉及到时间、时光等内容的时候,语文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谈谈珍惜时间的重要性,以此来促进学生珍惜光阴、努力学习的习惯。也可以用总结和归纳生活中存在的道理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从而让他们的知识得到充实,提升他们学习能力。另外,由于小学语文教育还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任,即情感态度目标,这一点很容被人忽视。在这方面,我们老师们要根据教与学的实际情况,合理地把握教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此外,在文本中也有一些与民族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老师应该在教授这些知识的时候,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情感态度培养中的重要性,这样的教学实施有助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民族文化自信,这同样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不可或缺,也是语文提质应增的内容。
二、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促进师生教学互动、情感沟通、实现提质的必要基础。作为执教者进入课堂的首要追求不应是教学的进度而应是温度,让课堂愉悦和谐有情感。新课标视域下的语文教学我们的语文老师应多花上一些时间与同学们交流,给同学们讲解一些社会百科,新闻地理等知识,这样既能开阔同学们的眼界,又能拉近同学们之间的关系,缓解同学们的上课压力。同时,老师也要积极地引导他们去听一些由古典诗歌所改编而成的歌来促进他们学起于趣的实现。当然也可以让同学们对文本阅读资料进行鉴赏,在倾听好的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提高他们审美能力,起到班级融洽气氛、增强课堂活力的效果。也就是说,新课标视域下的语文教学要实现提质目标首要要求就是通过拓展教学宽度来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主体性。在这节课中,老师可以少讲一些知识上的东西,多通过语文平台实践让同学们扮演好自己的“主人翁”角色。必要时还可以通过自我评价、互评和小组讨论等系列方式来达到促进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目的。如果在作文教学实施中,不管是在方法授予的过程中还是在作文评语中,语文教师都要重视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行激发教育,让他们有很强的学习兴趣作为认真完成语文实践的动力。这样才能为提质实现提供足够多的动力支撑。
三、充分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施教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教育数字化行动的推进,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深度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方式不断地涌现出来成为提质的重要路径,也给课堂教法的选择与实施提供了更知空间。在这样背景下,新课标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就应适当地使用现代化的教育媒体来助力教学提质,并将其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融合,为课堂中的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活力,拓宽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内涵和广度。这就使得语文课堂在图文影声并茂的作用下呈现出了一种生动活泼的视听氛围,大大增强了对话有效性。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中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大榕树的“大”的特征我们就可利用多媒体的三维技术来引导学生认知,让学生在动画下推进镜头来观察大榕树的根系发达、枝多叶茂的效果。这样的实施自然不待多讲学生就明白了,在接下来教学“’鸟的天堂’真是鸟的天堂啊”那句同样也用不上大力气来引导,学生也可理解了。
四、强化课堂练习实践
新课标视域下的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落实“双减”政策,其实现路径就是让课堂教学提质,减少课下作业多问题。作为执教者就是应用课堂的提质来带动课下的少作业,把那些重复性的生字抄写、古诗文意思读背尽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这个目标的有效实现就应强化课堂练习实践,把课外的课内化,或以前置性作业展开或以课堂练习方式落实,这样可以起到强化巩固甚至变成预学、试学实践,达到传统教法无法实现的提质甚至增质效果。
总之,新课标视域下的语文教学要达到提质育人效果就必须在理解新课标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实施,尽可能地使学生站在主体地位上与师与生对话,这样才能使教与学在提效的基础上更好地达成提质目标。
参考文献:
[1]汪新洪,新课标视域下的语文有效教学[J].课堂内外,2021年。
[2]张显态,“双减”推进中的语文教学[J].教学与研究,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