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驱动的信息技术有效教学
四川省广安实验学校 杨银燕
摘要:任务驱动是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策略中的重要教法之一。科学合理设计与实施能使这种教法运用效果最大化。本文针对于此展开讨论。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任务驱动 有效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任务驱动”就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主要结构是:呈现任务一明确任务一完成任务一任务评价。在信息技术教与学的各个环节,要把握时代特征,明确培养目标,立足课程教学,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来突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和策略在有效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一、激发参与任务完成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之母,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课的前提是“兴趣”。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自觉控制注意力的重要因素。作为个性心理特征之一的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特殊倾向。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激发不断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以便学生达到善学、好学、乐学的目的。
二、掌握教材,合理安排任务完成过程
有了好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学过程安排不合理,教学仍然很难成功。现行教材还在试行阶段,有些地方还不完善,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不必太受教材限制,要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教师首先要明确整个教材的重点与难点,然后明确每节课的任务,设置范例,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介绍有关知识和方法时,提出一些与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任务,在引导学生应用计算机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适时、适量地带出相应的内容。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导引索”,是问题提出的表现。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将所要讲授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当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任务的细化,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去探索和学习。
例如,在讲授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时,由于这是每位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讲解这部分教学内容前,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些用Word软件制作的精美贺卡、优秀的电子报刊,向全班学生演示,引起他们的兴趣,并适时提出任务:如何利用Word制作贺卡与电子报刊?然后问学生想不想亲手体验一下?这样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产生了极大兴趣,并积极地随着老师的讲解进入学习情境,这节课的效果可想而知。要更好完成该项任务,可先将这个任务划分成一个一个的小任务,每节课完成一项小任务,引导学生逐步去实现贺卡、电子报刊或板报的制作,达到教学的目标。信息技术课中的Excel、PPT,以及程序设计等内容的教学也是如此,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任务驱动,教授学生收集信息的方法,达到教学的目标。
三、明确目标,提供资料
任务呈现在学生面前后,教师不要急于去讲解应该怎么做,或立即让学生自己去做。而是要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逐步理清问题,明确学习的目标,提出自己的问题。比如:初二课本的第四章《网页制作》的第三节《网页制作之超链接篇》,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此知识点与前面学过的在PPT中实现幻灯片之间自由穿梭的超链接的方法相类似,让学生从旧知识入手,结合新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讨论,在进行超链接操作之前先要确定超链接对象,这时学生就会提出“超链接的对象有几种”这个问题,待此问题解决后,另一个问题接着会出现在学生眼前:“用什么煤介来链接呢?”一个个问题解决了,任务也就完成了。
教师应在上课前做好资料准备,将教学中所用到的一切信息资料作为素材库存放到机房服务器上,如Word中用到的字体、文字、图片、花边等等,指导学生从工作站登录到服务器上获取这些信息,进而可以从各种外部设备上、从Internet上或其他渠道获得自己所需的东西。比如建立一个虚拟网站,为学生准备大量相关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准备学生遇到困难时或学生之间进行讨论时使用。
四、任务完成的有效实施
任务驱动让学生进入学习情景,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已明确了学习的目标,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在任务完成阶段,教师只是一个帮助者和指导者,只是起看画龙点晴的主导作用。因此,要注意观察学生,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多给学生以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大胆地去完成任务。
五、反馈纠错,问题点拨
在任务的完成阶段,教师只是一个帮助者和指导者,要主动去观察学生,发现学生中容易出错的问题,特别是共性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同时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后也要对此类问题进行强调、讲解、分析,并由教师或学生直接示范,进行点拨,从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例如:在word中《文本的选中操作》选定文本有多种方法,但是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要针对实际操作来确定选取方法。比如选定任意文本块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将当前插入点定位于起始处,单击主键,按住Shift键,再把当前插入点定位于文本快结束处,单击主键,可选定任意文本块;二是将当前插入点移至起始处,按住主键拖动鼠标光标直至结尾处,放开主键,也可选中任意文本块。
总之,任务驱动的教学思想是将新知识分解到一些任务中,忽略了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知识在学生头脑中还是零散的,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建立起与已学旧知识间的联系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的知识建构。
参考文献:
[1]艾奉平,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19年。
[2]章慧敏,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