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远教资源
刘雪梅 芮建平 何明美 何秀华
云南省永胜县光华乡中心小学
摘要:从2000年国家实施远程教育项目以来,为农村学校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远程教育所提供的教学资源,最大程度地开阔了农村老师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总结经验,开创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新天地。我们要充分利用远教工程加强校际之间的联系、教师之间的沟通,拉近我们与名师之间的距离,缩短与名校之间的差距,达到优势资源共享,为我们农村小学实施新课程搭建起强有力的技术服务支持平台,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激发 突破 培养 启发
国家远程教育项目的实施,为农村中小学校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远程教育所提供的教学资源,最大程度地开阔了老师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如:“示范课例”、“教学资源”、“作文天地”栏目中所提供的“课堂实录”、“教案实例”、“媒体展示”、“习题精选”、“扩展资料”、“作文指导”等资源使我们的老师从“一张黑板,一本教材,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走了出来。它改变了过去课堂教学以书论书、教师说教的本位主义现象,也改变了学生那种如同被“赶鸭子上架”的被动学习方式。它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给农村学校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整合运用远教资源呢?
一、合理利用远教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同与奉行的教学新思维,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第一要素。现在小学语文课本所选的范文,语言优美、立意新奇、境界开阔,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体现着文道结合。学习这些文章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丰富他们的语言。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对生活的体验不够,要理解这些文章,有一定困难,如果仅靠老师一支粉笔一张嘴,是不能使学生大脑较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极易抑制学生思维,降低学习效率,结果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一头雾水。如果使用远程教育资源,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骇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即时有效的反馈,则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参与、互动,获得深刻的印象,从而能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让语文课尽显无穷的魅力。
二、合理利用远教资源让课文情景再现 ,突破教学重难点
教师应充分利用远教资源能融声、光、形、色等为一体的功能,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画面,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化难为易,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拿《触摸春天》为例,先让学生捧读课文,诉说故事情节。“在春暖花开中,一女孩穿梭在花丛中,走得很流畅,步履轻盈,在一棵月季花前敏捷地伸出双手拢住了一只蝴蝶……”。这时,教师间停叙述内容,因势利导,呈现远教资源——一个被黑布蒙住双眼的小女孩;在花丛中摸索前进,一时摇摇欲坠,一时踉跄倒地,一路磕磕绊绊,很不流畅。教师再补充:“蒙上双眼后人的动作极不协调,可文中双眼失明的小姑娘动作笨拙吗?你们感受到了什么?”这样情景对比的投入,更能体会到小女孩用心灵感触春天的崇高。
三、合理利用远教资源,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学生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都有待在实践中去进行验证。通过实践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达到学以致用的最终目的。然而,所有知识都要通过生活实践来内化为学生的体验,是不可能的。运用丰富的远教资源创设实践情境,就能引导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理解、内化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在上《世纪宝鼎》,一课时,我对同学们说,在联合国的总部,有一宝鼎,那就是我们中国人民送给联合国生日的“世纪宝鼎”,有许多朋友包括外国人都不太了解“世纪宝鼎”,现在想请同学们当联合国的解说员,把“世纪宝鼎”介绍给大家,同学们有兴趣吗?一听说当联合国的解说员,同学们兴趣极高,纷纷举手。我又对同学们说,既然是代表联合国,就得维护联合国的形象,介绍“世纪宝鼎”的特点可不能乱说,说得准,说清楚。可大家都没有到过联合国,那怎么办?同学们都说:可以通过认真学习课文,了解其特点。 才能更好地介绍世纪宝鼎。
四、 合理利用远教资源,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研究表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开发,多源自对直观事物的观察、理解,并借助事物外在表现能力的刺激而产生思想的火花,并在事物原像的基础上加以创造与发展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新的创新能力。合理利用远教资源,教学中我把小学语文学习置身于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环境中,让学生在自主、求索、创新的过程中培养其主动性、独立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例如,我在上《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时,课前我在远程教育资源网上下载了有关环保的多媒体图片和动画以及相应的文字资料。课堂上让学生提出身边的一些不良现象:乱扔垃圾、乱排放污水、乱砍伐树木等,让学生讨论这些不良现象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但学生对身边的这些不良现象认识不足,理解也不够深入。此时,为学生播放课前准备好的远教资源,让学生听到动物在猎枪下的惨叫,看到“沙尘暴”,明白 “酸雨”的形成,知道地球表面的温度为何升高,懂得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性……看到这些,孩子们会着急,愤怒,从而激发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激情!这样由景入情、由情引意,学生兴趣被激起,思维被激活,再结合身边点点滴滴的看似小事实乃大事的现象,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总结经验,开创语文教学的新天地。我们要充分利用远教工程加强校际之间的联系、教师之间的沟通,拉近我们与名师之间的距离,缩短我们与名校之间的差距,达到优势资源共享,为我们农村小学实施新课程搭建起强有力的技术服务支持平台,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