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施方法
四川省广安代市中学校 周春
摘要:体育学科教学是学校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不仅担当着培养学生良好身体素质、发展体育兴趣的重任,还要担当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重任而进行德育渗透,获得身心都健康。
关键词:初中体育 德育渗透 实施方法
作为学生终身体育兴趣和技能培养的体育学科教学是学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载体,是学生获得良好身心素养培养的良好平台。我们知道,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为实现“三基”而担当的实施,更是德育培养、促进心智发展的过程。新课标明确要求我们实施者既要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又提升学生德育水平。而达到此目的的有效策略就是德育教育。因此,作为实施者,就必须重视并选择适合学情需要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让学生在感受体育学习快乐、发展运动技能的同时发展品德,形成良好品德践行能力。我们知道,初中学生好体育这一科的,抓住这个“好”作文章,加强德育渗透,就可有效将我们的预期变成教学的现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不断尝试探索。下面,我结合实际,谈谈感受。
一、在课堂常规上渗透德育教育
(一)过程中强化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实施中由于课堂的特殊性首要要求就是强化课堂常规落实,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操守而且要避免体育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安全事件。因此每次上课时,我都会给同学们讲一讲中学生日常行为行为准则中的规范性内容,让他们从心底里去关注。在学习过程中,若有学生有违背秩序行为出现,必须与其进行交流,以掌握其心理状态,纠正其不良的行为和错误的潜意识,使其明辨是非。
(二)以纪律维护为径渗透德育。在体育教学伊始,在排队整理过程中要对本堂课的纪律作要求。在这过程中我们就可以渗透德育,让学生以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快、静、齐参与到本堂课中来。一开始有些同学不能做到,他们没有形成在课堂上排队的习惯;所以我就采用了一种严整的队型队列和快快集合游戏的方式来训练他们的整队集合的纪律和思想教育。经过一、二节的课程,下一节课时,同学们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直到下课铃响起。
(三)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元素进行德育实施。在现行体育教材上,对学生可以进行爱国思想培养的元素是多而丰富,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典型人物的爱国事迹的教学应用来影响感染学生。比如在田径内容教学中,给同学们讲解中国选手刘翔是怎样通过艰苦的锻炼和坚韧不拔来为祖国争一口气,以此来激起同学们的爱国情怀。这样,同学们就会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在生命历程中,要有这样的好的意志力与品质,就能一飞冲天,一往无前,取得成功。
二、在体育游戏中渗透德育教育
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思想教育是德育实施最有效的方式。此时的学生情绪高,易接受意见和建议。抓住这些时进行德育渗透,就可有效实现预期。而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使课堂活跃、学生快乐的最有效途径,因此,老师借此渗透就可迅速实现目的。
(一)在娱乐性游戏活动展开中强化德育渗透。我们了解到,初中学生虽然热爱体育喜爱运动,但最喜爱的却是体育游戏,又特别是娱乐性强的游戏。于是我们就可以把此作为德育教育的大好时机,通过渗透以实现预期。例如:在教学《投掷》一课中为了渗透德育可利用画有害虫、毒品和网吧的图片揉成纸团作为投掷物,让学生作抛物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学生乐在其中时我们就可以讲解害虫、毒品和网吧对于我们青少年的危害性,教导他们不要轻易于香烟、网吧、毒品等接触,否则连试一试都会带来严重后果。
(二)在竞争性游戏活动展开中强化德育渗透。爱游戏,人之常情,初中生更甚之。我们发现,对于好竞争的初中生他们更乐意参与到竞争性强的游戏中,这是由于初中生“好强、好动”性格所致。在竞赛中,我们要培养同学们的同心同德,要有赢不骄傲、输不泄气的精神素质。如在玩《迎面接力》这个以小组为竞争的游戏时,我们发现过程中有的人跑的很快,有的人走的很慢,而又有人因交接棒没有传递好而输掉了比赛。出了失败的小组很多都会互相埋怨。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团结。活动结束时我们应强化德育教育。对于那些成绩不佳的接力小组,要给予他们的鼓励与鞭策。让他们明白,只要自己肯下苦功,你们也能拿到接力冠军。显然,这样的竞争性游戏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集体意识的形成。
三、在偶发事件中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活动中,不安全因素出现的概率是非常大的。对于一线老师要尽可能地谨防不必要的偶发事件出现,特别是运动项目中出现的动作失误,虽然是不可避免的,但要尽可以减少其出现的机率。因此,老师要把握好时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比如在篮球技能训练中为了有效培养青少年“弧线跑”和“传接球”这两项技术而展开了《四角传球》游戏,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强化引导,并注意技术质量。学生为了尽快掌握技术都显得过于积极,而忽视了安全性,出现了扭伤的偶发事件,这时的德育教育主题就是正确看待运动损伤,鼓励他们正确对待困难。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不能仅为了身体素质而不注重学生心理素养的培养。从2022版新课标来看,各个学科德育教育都写进了核心素养之列中,由此可见在接下来的学科教学中加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成功的体育教学应让学生身心都能得到培养,在发展身体素质时,也获得心理健康的培养。在“双主双优”新课改实践的今天,我们要不断探索、创新、改革而使学生的思想随着运动技能、身体素质提升的同时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秋永,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情感浅谈[J].考试周刊,2021年。
[2]刘是辉,初中快乐体育实施情感教学法初探[J].教育革新,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