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实施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五福学校 唐静
摘要: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实施需要在明了现实学情基础上做好分层预设、在注重因人而异的基础上分层实施教学以及在分层激励评价基础上引导学生体验成功。
关键词:初中语文 分层教学法 实施 有效
随着“双减政策”推进,精准育人理念进一步深入课改者之心。落实这种理念实际上是因材施教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基于学生实际学力和学科获得实际而展开针对性教学。落实到班级授课制中就是分层实施。所谓之,其就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规定,在班级中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的接受程度而制定出与之相应的教学目的;并在实施过程中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教法实施和方法指导,赋予不同练习实践,使得他们可以在自己现有学力起点上获得力所能及的测试,其最终目标就是使其获得最大化发展。在语文课堂上实施这种分层教学,多年的教学尝试告诉我们其能使每个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能获得发展和进步。运用此种方式进行语文学习或开展语文实践,既能使不同水平基础的学生得到充分地发展,发展语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又能使他们思维在难度适宜的问题上获得更有效的运转训练,从而获得多样化发展。接下来,我结合课改推进聊聊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实践体会。
一、做好分层预设,增强分层教学针对性
凡事预则立。要取得分层实施良好效果更需要在“预”字化用足功夫。原因在于分层实施不仅要教好一门课,更要让三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现有语文基础上获得良好的语文教育。因此,作为实施者,为了取得更好效果,就一定要把功夫花在备课设计这一个环节上。既要用心用时在教材内容钻研上,更把着力思考哪些内容适合哪类学情学情去学习,以及又怎样使其学习的内容与他们学力相当,并取得良好效果。这一点都是精心备课的重要思考内容。特别是各个分层的目标确定更考验教师,要做到精准更是有难度,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各层次学生的语文现有基础以及学习方法和习惯,思考学生如何才能突破学习难点。这些问题未解决,做好预设就不现实。因此,我在实践中就是先明了课标再进一步分析学情,尽可能把教学重难点通过学生学力相当的提问设计,变成一个个有逻辑关联的语文探究问题,在实施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适合现有能力的探究主题进行语文实践,从而增强有的放矢性,形成有针对性的教学实施预设。
二、创新教法实施,增强分层教学灵活性
课堂是分层实施主阵地。在全面践行“双减”的当下我们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就必须创新教法实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不仅具有良好的分层性还能做到教法上的灵活性,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获得符合语文现实的针对性教育又可以感受到语文课堂的新颖和变化。
(一)利用媒体法实施。这是教学直观实现的直接做法,是符合形象思维参与的有效途径。对于语文成绩不好的学生来说更乐意接受直观的意义刺激。这样对于我们在分层实施中的除优秀学生A层外其他的B、C层学生来说都是他们最需要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实施更利于增强他们学习主体性和有效性。当然,媒体法的实施可用凭借很多,实物、简笔画、图片,但在“班班通”进课堂之后用得最频繁的就是多媒体,课堂上人们常常利用智能教学一体机来辅助分层教学法的实施,例如,《看云识天气》的教学利用多媒体大屏就异常直观,有利于学生理解云像是天气的“招牌”的真实含义。
(二)利用合作法展开。分层教学法的实施从整体上看是分组进行的,A、B、C层各一组。但在我们以组为单位实施时又要结合实际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这样更利于各层次学生智慧交流和协作共享,发展合作意识。值得注意的是,各个层次学生在合作探究主题方面是有差别的,对于A层学生他们探究的主题难度应当是最大的,且具有较大挑战性。当然,B层C层的合作主题难度依次在减小,尽可能让他们在“跳一跳”后有所收获,同样能感受合作愉快。
三、注重激励评价,提高分层教学体验性
教学评价是否及时或表达方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主观能动性的强烈程度。实施教学分层在评价实施时也必须有此做法,即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教学评价是分层教学评价思想的重要要求。具体操作中应结合学习要求实行分级评价,让A、B、C“三个班”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成功:A班学生应采取竞争式的评价方式实施,严格以高水平要求进行衡量,对B班学生的评价重以激励式,不仅能发现他们不足和缺点,而且还能让他们明了近期的奋斗目标,激励B班学生的积极性对于C班的同学也是有影响的,有利于他们看到学习榜样和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同时还要鼓励他们克服成绩不如人、智力不及人的自卑心理。当然要让各个层面的同学都有机会得到表扬、获奖,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各个层面的教育目的。这才是全面评价的直接原因。另外,还可以运用发展评价的理念和方式来评价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不能仅从短期的显性效应---课堂答问或作业效果或者仅有的单元检测的结果来判断,而应从态度、情感、知识、能力等多个层面进行全面的考察,并结合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习得效果、阅读的数量、作业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这样才使评价有着丰富的数据支撑而让学生明了改进方向。
总之,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有效实施分层教学法对于落实到新课标中“让不同学生获得不同的语文发展”要求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途径。因此,在接下来的语文教学和“双减政策”推进中我将继续扮演一个探策觅略优教提效路上的追梦人,使我的课堂成为我学生梦想启航的好地方。
参考文献:
[1]张曼群,论语文课堂中分层教学法的有效实施[J].课堂内外,2020年。
[2]罗春伊,语文课堂中有效实施分层教学法探究[J].革新教育,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