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注意规律的运用策略
杨荣秀
(湖北省建始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摘 要:语文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至关重要,教师结合语文阅读教学实例和注意规律,分析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三方面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能够更好地促进语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阅读教学;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高中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与鉴赏能力,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则需要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因此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作为高中三大科目之一的语文,学生是花费时间最少的一门学科,如何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教学,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能够科学的运用注意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运用无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它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在学生的学习中,可以减少学习过程中的脑力消耗,避免过度疲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地利用无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巧设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巧妙的课堂导入不仅有利于环节课堂紧张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回忆相关背景知识,把注意力集中于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如《短歌行》导语:用幻灯片展示“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这句歌词,在音乐的渲染下教师吟诵“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不识英雄真面目,横看成岭侧成峰。”让同学们在无意识状态下,提取有关曹操的背景知识。然后过渡入题,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短歌行》穿越到1800年前,走近曹操,来进一步识其人、品其文,进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能够更好地走进文本,与文本开展对话。
(二)运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熏陶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主要是言传身教,教师的语言行为在学生的无意注意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如能运用好各种风格的语言进行教学,学生不仅能以无意注意轻松地学习,减少学习中的疲芳,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而且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如《荷塘月色》中朗诵月下荷塘景色语段时宜采用舒缓、轻柔的语调,体悟宁静的荷塘;而在朗诵荷塘四周的景色语段时,语调则应该是低沉、语速稍快来感悟作者内心的颇不宁静。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诵的语调直接能够传递出对于文中情感的感悟,通过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熏陶学生,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
二、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学习是一项紧张而艰苦的劳动,学生要完成这项任务,只靠无意注意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有意注意的参加。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它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地把注意指向和集中于某个对象上,它需要作一定的主观意志的努力。
(一)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培养有意注意
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的才有学习的动力,在阅读教学课堂上,要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自己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把自己的有意注意集中于学习目标,从而能够提升课堂效率。如在教授《短歌行》教师用幻灯片向学生展示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准确理解诗人“忧”的内涵。(2)品读鉴赏,分析诗中比喻、用典、引用的表达手法,提高鉴赏诗词的能力。(3)感悟诗人求贤若渴及奋发向上建功立业的精神,领悟对自己人生的启迪作用。让学生齐读学习目标,不仅知道了学习任务还明确了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学生更愿意挑战自我。
(二)利用间接兴趣培养有意注意
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的有意注意,教师要唤起学生对学习结果的间接兴趣。例如,在讲授现代诗《再别康桥》《雨巷》时,可以联系诗歌朗诵比赛,朗诵一首好诗也是一种才艺;讲授《荷塘月色》时,可以联系《荷塘月色》歌曲,好的文本可化身为歌词,走进音乐的圣殿;讲授《鸿门宴》时,可以联系电影,精读文言文可以帮助我们鉴赏一部电影的失真与否等。学生深刻的体会到语文阅读的魅力以及语文阅读的无处不在,这种间接兴趣会支配学生有意注意积极地配合观察、思考和想象等认知过程。
三、巧妙运用有意后注意,维持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生动形象的实例和灵活多样的教学艺术,引起无意注意,使学生的注意力稳定集中,教师讲授的内容逐步被学生理解,越来越有吸引力,学生全神贯注,自然而然地转化为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产生的,指有自觉目的,但不经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
(一)灵活变换教学方式
为了维持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灵活变换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将有意注意发展为有意后注意。如讲授《林黛玉进贾府》分析人物形象是教学重难点,王熙凤是典型人物形象之一,为了消除学生对于分析人物形象的畏惧感,可以播放电视剧《红楼梦》王熙凤出场的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王熙凤的穿着、动作、语言,这样学生能从直观的视频中更好了解王熙凤是怎样一个人。王熙凤出场前的笑声能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其“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性格特点,从其穿着、迎合贾母、夸奖林黛玉的语言,可见她是一位处事精明、性格泼辣之人,同时也能够体现出她在贾府中的重要地位,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构建自己的独特理解。
(二)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难以适度的检测使学生感到自己能学懂新知识,会学新知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讲授《短歌行》分析诗中比喻、用典、引用的表达手法,提高鉴赏诗词的能力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成就感,在《短歌行》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拓展延伸 学以致用”环节:教师补充“辛弃疾《摸鱼儿》并让学生思考:1、词中表达了什么感情?2、试分析本词用的主要表现手法。”这两个思考题能够及时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不仅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还提高了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综合运用注意规律进行教学,合理地引导学生将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以后注意交替使用,持续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依据教学内容和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地变换教学方法,合理将注意规律运用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在紧张而又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人生积淀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继坤.现代阅读学教程[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
[2]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董蓓菲.语文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