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明德小学 王 琼
摘要:语文教师所具备的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过程。根据语文教师的角色特征和职业特征,只有全面提升语文教师的知识积累、能力素养,用精深的专业素养做保障,才能完成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教学能力;探析
随着新课程的启动和新教材的相继使用,许多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理念会应运而生,与之伴随的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生活将焕发新的生命。小学语文教师要成为教育研究,教育实践,教育创新和需要不断发展的专业工作者。那么,面向新课程,优秀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哪些教学能力素质及其如何培养这些能力。
独立理解教材与处理教材。独立理解教材与处理教材的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一项教学能力。理解教材的能力要求,首先是“正确”,就是要讲求科学性,字词句章,听说读写,知人论世,均不发生差错。其次是“深入”,就是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不只浅层次地弄清文章写了什么,还要深层次地进而清楚文章是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应该引导学生学什么等问题。在正确深入地理解单篇课文的基础上,还要正确深入地理解单元课文的量、序、度。即单元教材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思想教育结构,全册教材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思想教育结构。处理教材的能力要求首先是“合理”,教学目标的科学合理,课时切割的合理,一节课的密度容量的合理。其次是“巧妙”,教学突破曰选择得巧妙,小高潮设计得巧妙,启发引导得巧妙。再次是有新意,课堂教学结构的新意,听说读写能力组合训练方式的新意等。理解教材与处理教材,是备课的两项基木任务,作为一个有追求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培养和提高理解教材与处理教材的能力上下功夫,真正把语文课上得有序、有理、有趣、有味、有奇,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风格。
具有选择教学策略的能力。选择教学策略时应具备:第一,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能力。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期待心理,能设置必要的学习障碍,让学生感受到逾越障碍的欢乐,促使学生不断地调整学习动机。第二,有效指导学生阅读的能力。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引导学生阅读与兴趣有关的资料;促使学生逐渐形成课题意识。第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能力。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独到见解和向权威挑战的意识。当然,选择教学策略时,还必须考虑教师本人的能力与经验,教师的教学应当区别于他人,具有与众不同的教学策略,并能按照学生的不同需要,采用多样的教学策略。
设计教学与管理教学的能力。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型的系统工程,它牵涉到教师、学生、教材等多种因素。组织与管理教学是保证课堂教学正常进行的手段。要优化语文教学过程,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师自身的素质条件,精心设计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强化设计意识,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千方百计带着学生走向教材,使学生越学越聪明。组织与管理教学就是把安排课堂教学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使教师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地驾驭调节课堂和驾驭调节学生的能力。一个好的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常规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认真学习、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一项基木的内功。语言表达能力,含有声语、文字和态势语三种。声语的结构,从横向看包括讲述、描述、复述、讲解、讲读、讲演、谈话、提问,答问、讨论、辩论等各种方式的讲话能力。从纵向看包括准确地运用普通话教学的能力,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语体和口气,采用几化语文来表情达意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能借助语言的情感力量,富有鼓动性与感染力地激起小学生真善美的共鸣,启迪学生的心智,点亮学生的心灵。“态势语”的结构,从交际方式上看,主要有无声的和有声的两种,无声的又有动态与静态之分,有声的则是一种“类语言”,并无固定的语义。作为一种教学语言,态势语主要是通过眼神、手势和神态的变化等来情意表达。小学教师应该自觉地加强教态的修养,以落落人方,优美高雅的体态语言,来陶冶并影响学生,使之共鸣和感化。文学语的写作能力结构,以横向看应具有写作实用文体的能力,具有写作计划、总结和教育教学研究论文的能力。以纵向看应具有观察和分析生活的能力.谋篇立意的能力.遣词造句的能力.文章的修改能力等,写得一手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序、言之有文有采的好文章。
全面创新的能力。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没有固定的模式,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充满着创造的机会。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发掘孩子身上蕴藏着的无限创造J比潜能,这要求教师木身就要具有全面创新的能力。重视教师的知识更新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能力所特别强调的。小学语文教师向学生传递语文知识,实际上就是向学生传递语文信息,教师必须具有非常灵活地适应教学技术和时代迅速变化的综合性的能力,主要指语文信息处理能力(即吸收、更新语文知识的能力)和语文创新能力(即获得语文新知识,扩充语文新知识的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指小学语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木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它是教师的反省思维或思维的批判性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总之,只要小学语文教师有了以上能力与核心素养,才能适合现代的教育要求,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优秀的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