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四川省岳池县临溪小学校 吴丹丹
摘要:建立好数学概念认知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和基础,提高概念教学有效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本文探讨提升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直观化引入、创新概念教学方法、注重概念间联系和实践应用等四种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 概念教学 有效性 提升
数学概念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数量关系以及几何空间形态的基本性质在我们头脑中的体现。在数学教学中,每个新的篇章教学都少了概念教学。也就是说概念学习是每个章节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加强概念教学策略创新这对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和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概念就如同一种很好地展示了数学应用的工具和解开新知的钥匙。所以,引导学生把握好概念的策略创新是提升学生认识水平和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而对数学的基本概念的准确把握更是学好基本数学知识的先决条件。反之,若不能对每章节中的数学概念有准确的认识那就无法掌握与此相关的各种法则、公式、定理,也就无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处理相关的问题解决题目。所以。要提高数学教学实效就必须加强对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创新实践。又特别是在大力倡导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今天,创新概念教学策略就显更为重要。
一、直观化引入概念
概念是高度抽象的数学知识,虽然文字表述简单,但字字精华,缺一不可,要学生理性认识于它,得依赖于感性认识为基础的认知过程。我们知道,学生最乐意也是最容易理解直观化知识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提供加大直观教学力度,尽可能丰富知识的形象载体,使其变得具体形象可感。为此,在概念教学时我们可采取利用实物、简笔画或现在最流行的信息化手段来进行概念教学,让概念在直观引入中刺激学生感官,比如“数轴”概念的教学,在概念引出时我们可以利用实物---温度计这个直观来进行,整式、分式、同类项等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进行直观引入。通过直观化引入学生最容易建立起感性认识,知识的载体被学生当作知识建构的平台,起到了化抽象的作用。
二、创新概念教学方法
(一)在引导理解概念时。要想记忆一个数学概念就必须把它完全理解领会。囫囵吞枣只能换来一时的记忆。因此,在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理念引导,讲清析透是基础。教材中的概念虽然描述的文本不长,但字字精要,缺一不可。所以在引导学生理解时应做到字斟句酌,特别是关键词语的理解领会更需要教与学用力。如二元一次方程式这个概念的教学我们就必须引导学生在“元”、“次”和“项这三个方面引导学生下力气,让同学明白若失去“项”的严重后果就不能判断如同 xy=5这样的方程亦为二元一次方程说法的正确性。
(二)在引导记识概念时。概念如同一把打开章节知识系统的钥匙。引导学生学好概念不仅要有理解还要有识记才算掌握。因此,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如何识字同样我们数学概念教学应着力思考 的问题。在实践中我常采取这样三种方式来进行,一是利用顺口溜帮助记忆,如同类项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合并同类项这两个概念的记忆。二是利用数形结合法。数与形由来是相互对应的。利用这种关系帮助学生识记记忆其更能增强概念的直观化,三是灵活安排识记时间。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注意概念的遗忘规律要加强时间的合理安排。
三、注重概念间的相互联系
数学概念虽是方法性知识但却是非常系统的。作为反映本质属性的概念其构成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个别到普遍、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经过多年发展其构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数学概念系统。所以,在进行数学概念教学时我们首先就要明确什么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其作用是什么,能解决哪些问题。经过这样引导,即使有相近的概念影响学生也容易在对比中进行区别,不会受混淆。如绝对值这个贯穿整个初中阶段的概念的学习,我们就要注重其与其他相近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如算术平方根等。加强了这方面的对比教学,其迁移所产生的副作用也会小很多,对于帮助学生建立起的概念认知其作用是非同寻常的。这一点我们教师应尤其注意。
四、注重概念实践运用
学以致用是强化巩固的良好方法。我们知道,概念从课本中进入到大脑中是一个从特殊到普遍的建构过程,而概念的应用则是从一般走向特殊、从抽象到达具体的实践。因此,注重概念在问题解决中的实践运用就可以加深、丰富和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使他们能够把掌握的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具体的现实生活中。这是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反哺生活进行创新实践而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因为,只有主动地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我们才能够找到新的问题解决路径,提出新的见解和思想方法,从而在把握住机会的同时创造性的开发和提升现有能力。如完全平方公式以及分解因式的实践运用在培养学生思维创新上的作用都是很明显的。因为这种应用首先就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特点而进行分析,找出数量之间关系才能调用公式进行解决。所以,注重概念实践运用的过程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技能又可以锻炼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力,作用是多方面的。
总之,在数学概念教学中为了提升育人有效性我们要想方设法,提高教学有效性,力争“一锅煮熟”,防止“夹生饭”带来的严重影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我们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实施下更好地理解概念、运用概念,发展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光海,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方法初探[J].考试周刊,2020年。
[2]温玉英,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的探究[J].读写算,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