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刘 丽
(贵州省晴隆县第四中学)
创新教育的实质在于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有创见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下面就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谈几点看法。
一、改变教学方式,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通常把掌握知识作为教学目的,把教学过程看作是知识的积累过程,从而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写学生记”的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死记硬背机械模仿地接受知识,把学生当成储存知识的“容器”,学生没有什么创新能力。因此,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采用“发现法”、“问题研究法”,“范例教学法”等多样方法灵活教学,让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思维多向启导,在思维活化区推陈出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教师可以在地理教学中引入知识竞赛、演讲、游戏等形式,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可以组织讨论、探究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探索问题获得结论的愉快;也可以运用幻灯、电影、电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去学,积极去思考,充分给予学生以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使课堂教学不仅成为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成为产生疑问、辨别正误、探究科学、发展思维的过程。
二、培养学生的个性品德素质
个性品德素质主要指除了智力以外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审美素质。
(1)心理素质的培养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调查哪些是学生感兴趣的,哪些是学生不感兴趣的,做到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来进一步探求新知,这样,学生的个性思维才能活跃起来。
(2)思想品德的培养
地理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在教学中应使学生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放眼世界的胸怀,关注人类生存的环境,关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
(3)审美情趣及素质的培养
地理学科知识中,拥有大量的自然美景、图片,也有许多美的诗句,美的品德,美的情操等内容,非常有利于审美素质的形成。因此,地理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地图艺术、多媒体手段、诗词歌赋、音乐等把同学带入美的情境中去,让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
三、授之以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由于机体需要而产生的稳定的内驱力,是构成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入门和获得成功之间的“牵引力”与“粘合剂”,如果我们地理教师善于寓教于乐,使教学活泼生动,情趣横生,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痴”情“迷”劲,使之欲罢不能,乐于探索,那么,不仅大大有益于提高当前地理教学效果,而且可能在学生心中埋下终生为之探索的种子。当然,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能满足于对学生一讲就懂,更应善于提出新颖的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及创新能力
(一)地理教学中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学基调,转变课程教学的师生角色
课程不仅是教师预设的内容,并将它们按一定学科逻辑组织起来后,有计划地传递给学生的过程,而且还是学生们在学习中生成的那些想法和将这些想法付诸于行动的过程。因此,实践地理的教学应更多地关注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个体认知与情感的统一,个体自主学习与受导学习的统一。因此,教师逐渐由控制者、评判者转向一个参与者和引导者,学生逐渐成为自我未知的主体 ,学生们各自在寻求他们需求的知识。在个性的积极思维中体验探索未知的乐趣,也因此体验着团体共同设计教学,共享思维的乐趣。
(二)培养学生的个性品德素质 个性品德素质主要指除了智力以外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审美素质
(1)心理素质的培养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调查哪些是学生感兴趣的,哪些是学生不感兴趣的,做到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来进一步探求新知,这样,学生的个性思维才能活跃起来。另外,地理教学中以兴趣为出发点,只能激活学生的个性思维,在思维的过程中还必须引导学生思维创新,形成创新性人格。创新性的实质是对现实的超越,它是个人智慧的最高表现和最高层次,马斯洛说“创造首先强调的是人格,不是其成就。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强调的是性格上的品质。
(2)思想品德的培养 地理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在教学中应使学生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放眼世界的胸怀,关注人类生存的环境,关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激励学生要刻苦学习,形成主动学习的愿望,在自主学习,实践中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及创新能力。
(3)审美情趣及素质的培养 地理学科知识中,拥有大量的自然美景、图片,也有许多美的诗句,美的品德,美的情操等内容,非常有利于审美素质的形成。因此,地理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地图艺术、多媒体手段、诗词歌赋、音乐等把同学带入美的情境中去,让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
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是以地球和地图知识为基础,进一步学世界地理的总论及分区,中国地理的总论及分区,期间包含大量的图文信息。在地理教学中我始终坚持训练学生图要读透、读精,读文要抓住精髓,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掌握地理知识,迅速地激发学生的个性思维和形成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