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信息技术助力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四川省岳池县石垭小学校 张海涛
摘要:应用信息技术助力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实现有效教学是我们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为之探索的常态实践。本文探讨了应用信息技术助力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在激发兴趣、化静为动、联系生活等三方面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信息技术 农村小学 有效教学 助力 应用
改变传统“一册”“一板”“一棍”“一粉笔”模式是新课改的强烈要求。聚焦课堂求质量的今天,不再倡导教师“一人讲”,更需要在师生之间架设一道促进教学相吸的桥梁。让教师学生围绕其中而发生互动和对话。而现代信息技术,正是扮演这种角色的最好使者,其具有信息呈现多媒体化、信息流通多途径、信息反馈及时化、学情评价精准等特点优势,能将教与学有机结合,手段与内容融为一体,这在改变传统的“黑板+粉笔+教本”的信息呈现方式中起到了立竿见影效果。而其走进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其不仅激趣更提效,深受师生喜爱。经过几年实践,很多教师的依赖性表现很突出,教学效果好。下面,我就应用信息技术助力农村小学的数学课堂实现有效教学预期话题谈谈实践做法。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中提高参与度
“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是落实新课标“学生是数学课堂主体”理念的有效做法。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要求课堂上教师的要强化激趣实践,让学生受激趣作用而产生主体作用发挥欲。过去,他们不但不能对数学课堂说出“我爱你”,反而还有厌学甚至厌见情绪,造成这种结果,一是教学内容的枯燥性,对于数学来说就是抽象性过强,二是教学手段的单一性,过去就是纯口授。如果这两个因素合二为一,那学生只能苦不堪言,厌学之极,既不会有主体性也不会想参与。相反,如果我们在内容上和手段上都进行优化处理,那必然换来学生的积极参与。特别是信息技术手段的助力,呈现方式满足学生视听等多感官,多种图形化减少了刺激的单一性和抽象性,课堂生动有趣。如《旋转与平移现象》的教学我们就可让学生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而不受限于教材的静态化,亲眼看到的动感比想象的动感更真实、更直观,在“惹”起小学生好奇心方面更具有实际意义。实践证明,当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成为认知兴趣时就迅速转化为内驱力,促使学生以旺盛的求知欲而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这样的信息技术应用就发挥了提高学生参与度、促进教学互动、提高对话效果的积极作用了。
二、化静为动,让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中揭示内在规律
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物化代表---智能一体机可以实现多个感官的同时调动,它可以把各个环节的关键所在一一展现,把课堂情景展现给我们的同学;并且通过视觉化的形象展示学生的思维活动,能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听其音,见其形,入其境,快速准确地掌握其数学知识的关键和核心。特别是在指导同学们归纳抽象的数学规律性的知识时,利用智能一体机的动态展示,把知识的产生过程生动地呈现出来,由抽象到具体变为具体可感,实现认知转化,能促进学生学有效的实现。
例如,为化解《圆的周长》中“圆周与圆心的大小之间的联系”这个教学难点,我们就可以应用智能一体机配合纸笔系统来施教,实现常规媒介难以发现它所包含的规则的教学难题,在课堂上,智能一体机大屏幕上同时出现大小不等的三个圆环,三个圆环各转一圈也就是一周。利用多媒体尺子一周滚动的距离,即周长。之后再用三角板测出圆的直径,将两个数据时行比较计算。这样实践,在信息技术配合下,教学难点---揭示内在规律就显得便捷和迅速了,而且效果好,学生不易忘。实践证明,揭示数学概念、规律、定理之类的内容时我们要尽可能地应用信息技术来助力,这样抽象内容不是纯口授能实现的,即使行,那也是费力不讨好的付出,与有效教学是相悖的实践,在信息化今天,我们不能再蹈这样低效教学的怪圈。
三、联系生活,让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中体验知识生成
生活情境和已有经验高度融合,学生认识如同遇水有桥。那这样的铺垫就起到了搭桥引渡,实现了新旧知的无缝衔接。有效的数学教学应联系生活是一线教师的共识,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的确是联系了生活但不是学生生活。这种把成人的世界强加于课堂创设生活情境是有悖于新课程标准中的“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这样教学建议要求的。因此,在有效数学教学追求中我们应改变这种不当做法。正确的应该通过学生视角看生活,选择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数学世界来引入课堂实施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数学教学,才是让学生体验知识生成的有效做法。因为这样创设出来的情境能实现超文本、数字化、动态直观等提效所需要的效果。而且还能在友好界面中为学生拓展数学视野创设虚拟化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提供数字化资源呈现中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现和发展过程。这样的情境下的数学学习既能让学生有很好地体验又能理解事物本质、掌握数学规律,实现一举几得效果。
总之,应用信息技术助力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实现有效教学的话题是我们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一生都要探讨的话题。作为一线教师,加强这种话题探讨更有助力数学课堂提效提质,更有助力学生发展,让农村学生享受优质教育成为可能。随着信息化推进,我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国培”助力下得到了再提升机会。我要把这种所得化为教学实践助力,使其投入到数学课堂上为学生获得更有价值的数学教育真正服好务。
参考文献:
[1]孔山海,信息技术助力农村小学数学教学[J].考试周刊,2014年。
[2]郑建东,浅谈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利用[J].宁夏教育科研,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