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精心设计的数学游戏既是学前幼儿教育实施的重要载体也是幼儿学前数学教育取得良好育人效果的有效途径。本文探讨了在学前幼儿教育中有效实践运用的数学游戏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形象的直观性以及方式的多样性等特征。
关键词:学前教育 数学游戏 实践运用
所谓数学游戏,就是把数学知识寓于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中进行教学的一种实践形式。我们知道,幼儿是爱游戏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之语),“在游戏中激发思维也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教育学家卡罗琳之意)。所以,在学前班教学活动中,我们应抓住幼儿这种爱游戏的天性进行施教,把教学内容与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融合起来进行教学实施。这种形式的数学教学,我们就称之为数学游戏教学。
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数学游戏在学前班数学教学中的开展运用。
一、游戏设计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教学是有目的的活动,学前班的教育也应如此,同样需要明确的目的性。这是科学育人、计划育人的重要前提。当然,也是完成学前教育内容的保障。在数学游戏设计中,我们要做到精心设计,一课一重点,增强目的性,游戏寓教的目的就是要让幼儿在“玩”中体验,“乐”中学知,“赛”中增信心。带着这样的目的,我们所设计的数学游戏进课堂或区角游戏中,都要注意这三点。为此,在游戏设计时我们应坚持这样四个原则:内容童话化、形式新颖化、过程趣味化,富有竞争性。这样,我们所设计的游戏才能有效促进幼儿主体性变强“我要参加”的积极性,产生内驱力,从而成为主动学习者。例如,在教学中我们可结合内容灵活安排“我是小谜王”以启发诱思、通过“小猫钓鱼”“小红帽”“摘苹果”“小猴子下山”“白兔拔萝卜”等富有情趣和竞争性的游戏增强幼儿主体欲。在这样新颖趣味性强的游戏面前幼儿自然是要主动参加的。还要值得注意的是,游戏的目的性还体现在进课堂的幼儿还要符合幼儿认知规律,幼儿年龄虽然相差不大,但大一岁或两岁他们思维却有很大不同,接受力、表达力和理解力也大不一样,这一点,我们设计时也应充分考虑。
二、游戏过程要具有形象的直观性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幼儿正 处在形象思维时期,他们抽象思维几乎没有开发。而数学是抽象性,需要抽象思维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习得。为此,我们应在“具象”与“抽象”找到一个平衡点,使抽象的知识与具体事物结合起来,增强感知直观性,让幼儿的认知起点就建立在具象事物上,实现由具象向抽象的过渡,更好地理解。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教学做合一”的理念教学,方法就是运用直观形象的数学游戏,让幼儿在参与形象地游戏中去感知直观事物或体验直观的过程。如让他们去亲历表演“数的组成”“数的分解”的过程感受数的大小和多少,通过“数字歌”“送信”“争当优秀售货员”“找邻居”“我们是朋友”等活动性游戏来体验数学的应用,让他们经历学数学、用数学的简单过程。这样的直观感知或亲身体验,自然就是他们最乐于接受的方式。当然,作为幼儿教师,在让幼儿感知数的过程中不能作出幼儿认知能力和纲要要求的做法,涉嫌“小学化”就有点“过头”了。在幼儿游戏直观性这一要求方面,我们所设计的这些游戏都是幼儿利用自身表演动作和生活体现来感知认识数的,在发展数感上收到效果。如把数的运算寓于“找兄弟”的游戏中,几个幼儿合作进行情境式游戏,一个幼儿举着数字卡片“5”,说到:“今年我5岁,妹妹小我两岁,妹妹在哪儿?”这时候,如果能答的幼儿也拿出相应的卡片站出来说:“今年我3岁,比你小两岁的妹妹在这儿。”如此,进行数学的加和减,通过这样的游戏,把简单的数的计算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进行了教的实践,增强了趣味性、启发性和直观性,让幼儿获得了数的运算的一些初步概念。为以后一年级学习相关的数学运算作了很好地铺垫。
三、游戏开展要具有方式的多样性
我们提倡教学方法多样化,这可保证教学的新颖性,增强幼儿学习趣味性和提高活动实效性。在幼儿数学教学中,我们以游戏为主的教育活动也应具有游戏方式的多样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催发幼儿学习兴趣增强愉悦性。实践中,注重游戏方式多样性设计,游戏的组织可由幼儿来进行也可师生同台进行,游戏参与人数可从一人到几人不等,游戏可采取小组式、情境式等,都是可以的,值得注意的是,在注重游戏方式多样性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分班级,小班、中班与大班的方式要有所不同,符合幼儿年龄认知特点的做法就是要做到因年龄和实际相结合的方式来选择游戏的方式进行。大班幼儿想象力、思维力和表达力相对于小班、中班幼儿来说有了很大发展,其游戏方式也应有较高要求和难度、游戏规则也较复杂。这一点,我们教师要把握好度。教学中,我们通常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有情境性的数学游戏,让幼儿身处其境来学数字。或操作或口头表达或竞赛等智力游戏,这些游戏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科学选择或组合,一句话,要突出“新、“趣”“效”,尽可能让幼儿快乐参与,在活动中能学到相关知识。
总之,数学游戏既是学前幼儿教育实施的重要载体也是幼儿学前数学教育取得良好育人效果的有效途径。作为幼儿教师,不能将这样好的路径弃之于课堂外。相反,要想方设法地设计与创新使其更好地为幼儿教育服务,让农村幼儿也能获得更有育人新颖性、趣味性、启发性的幼儿教育,通过智力游戏等把游戏结合到教学中来促进思维发展,让幼儿在快乐中学数学,发展数学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宇兴,让幼儿在生活与游戏中学习数学[J].学前课程研究,2019年。
[2]赵玉铭,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学数学[J].教育科学,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