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之我见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城区第三小学校 侬登靖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一个学生在学习中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其一生的学习生活。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切实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阅读习惯是小学生学习习惯中重要的一环,学生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对信息的搜集处理非常有帮助,还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从而成就人生的辉煌。
一、营造良好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人特有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所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必先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讲故事激发阅读兴趣
从听故事、读故事,说故事开始诱发阅读兴趣,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孩子们从讲者声情并茂的叙述中了解情节,认识人物个性,知道事物善恶。老师可选择益智、有趣、充满幻想等符合少儿年龄、心理等的故事作生动形象的讲述,把他们吸引到书本中来。当孩子读完以后,还可以请孩子讲讲故事的内容并加以鼓励,进一步强化孩子的这种兴趣。达到激发兴趣,扩大阅读量的目的。
2.读课文激发阅读兴趣
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以读激趣,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去自学课文,来强化了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如教《再见了,亲人》一文,本人采用了“以读激情,语音传情,以情悟文”的“知情合一”的教学方法,并配合采用“导语拨动情思”、“范读诱发情思”、“多读激发情思”等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使他们带着最佳的自学心境,去品词品句,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3.晒成果激发阅读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利用各节日班会定期举办开展阅读汇报,展示阅读成果。例如:朗诵比赛、成语故事会、最美的诗篇、新书介绍、评选书虫、读书笔记展示等比赛活动。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及时地鼓励,给予学生一定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刺激,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与热情。
二、利用课内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良好阅读的习惯
课内阅读是教师阅读教学中比重占得较大的一部分。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是经过许多专家和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精心挑选出的“精品中的精品”,无论是文章结构还是思想内容都是最适宜小学生阅读和学习的。还有,教师的阅读教学大部分的时间是在课内阅读上,通过课内的阅读和作业来渗透到课外。所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要重点利用课内的阅读教学,尤其是阅读方法的训练。
1.培养每天阅读的习惯
每天阅读,关键在于坚持,使孩子的阅读习惯自觉的养成。合理安排读书时间,制定读书计划。平时,早中晚各安排一段时间,每天总阅读时间不少于1小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计划的规定,并长期坚持下去。另外,告诉学生,早晨是一天中读书的黄金时间,头脑最清醒,可以安排背诵、复述的任务;晚上一般较疲劳,可以阅读较轻松的书籍。寒暑假时间长,可以阅读大部分孩子喜欢阅读的作品。在这当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兴趣、个性,要给孩子自由选择阅读材料的空间,循序渐进,慢慢进入正轨。这一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将有极大的帮助。
2.培养读书动笔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做摘录、记笔记可以及时记下心得体会,对积累资料和活跃思想十分有利。当然,“动笔”的方法习惯因人而异,我们应该就如何记笔记、用笔记对孩子进行定期的个别指导。教孩子记笔记时,分一下类,以便于梳理。还要让孩子有空时,去浏览自己积累的精华,让这些知识存入自己的脑海,要用的时候才能顺手拈来。教会学生做阅读笔记是重要的,主要有下面几种方式:
(1)卡片式:便于归类整理、管理、使用,主要记录经典的语段,收藏价值大的史实、事件。
(2)摘评式 :在摘抄过程中注评,发表自己对人、事的看法、观点,阐释理由。可通过此方法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最好的一种方法。
(3)剪贴式: 主要是针对整篇文章而言,摘抄费时,文章又确有保存价值,可采用此法。收藏资料可按下面的类别整理:祖国新貌、国际风云、海外风情、历史空间、科技长河、当今体坛、动物世界、书林画苑、音乐无限、军事天地、风流人物、异域珍闻、生活常识、名人轶事等。
3.养成质疑设难的习惯
古语云:“学贵有疑,疑则进也。”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学会有疑而问。如文章为什么这样命题?这样开头、结尾?课文写了什么?怎样写的?这样写好在哪里?你知道为什么这样写?所有这些让学生自己体味出来, 便于掌握文章的精神实质。
三、提倡多样化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最终目的,使学生能够“不待人教,自能读书”。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课文为主,实行精讲多读,教会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提高独立阅读的自觉性。随着阅读教材的进度,坚持“一篇带多篇,课内得法,课外受益,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把课外阅读内容作为课内知识的扩充。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独立阅读的方法,在课外阅读中,丰富了语文教材,扩大知识面。只要学生喜爱上了阅读,学生的识字量的增加和阅读能力的提高都是惊人的,而且阅读的个性化也体现了出来。学生们有的喜欢背诵儿歌,有的喜欢讲故事,有的喜欢根据自己的想象对故事进行加工自编故事,有的喜欢把一些故事情节画一画,还有的学生结合语文百花园里的“采集本”内容,把阅读中的好词佳句等积累在自己的“采集本”上,不时拿出来与好朋友分享。对学生的这些阅读方法我及时给予肯定并在班级公告栏中加“星”以示奖励。个性化阅读更能体现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而且还能互相学习,养成更多的好习惯。在二年级下半期时我班举行了一次阅读卡展示评比活动,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都成了“小蜜蜂”了——他们像蜜蜂一样及时地不断地把精彩的片段、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随时采摘下来,养成了良好的阅读积累习惯。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方法还有很多,非一早一夕就能完成,只要我们注意运用科学的方法,并且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