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丽 贵州省兴仁市第七小学
挤压学生课余时间,反复做各种习题,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课堂效率低,为了弥补,老师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或是技能课时间。不仅是学生,就连老师也厌烦了这种恶性循环。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提高课堂效率入手,向40分钟要质量。现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师生平等、营造氛围
师生平等、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只有平等对待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平等,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师应该学会“蹲下来跟孩子说话”。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那如何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呢?首先,教师要从观念上认识到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教书育人工作中遵循“人格平等”的原则是打开学生心结的钥匙,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建立信任的基石。教师和学生的社会分工不同,角色定位不同,但人格是平等的。记得《简爱》里有一句话:“虽然我很穷,长得也不漂亮,但是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我们的灵魂都将经过坟墓站到上帝面前,在上帝面前我们是平等的!”其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具有民主平等思想,善于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教师要由教学活动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成为平等中的首席。这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促使师生成为学生探索发展的伙伴。千万不能“一言堂,满堂罐”。把学生看成为“容器”,否则师生平等无从谈起,只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生益友”,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二、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
一节课40分钟,一个正常人真正可以集中精力的只有20分钟左右。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要突出重点的原因。因为,我们发现孩子不能够集中40分钟的精力,那么每个孩子效率最高的20分钟出现在哪个时间段呢?这20分钟是集中出现还是分散的呢?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要100%地集中40分钟的注意力。而是根据孩子注意力的能力让她在有效的20分钟里发挥她的潜力。这和老师的教学安排有关。所以在设计教学预案时注意一些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我们应该注重设置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知识、形式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并充分利用好这些时间。合理分配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在一堂课中的时间。教师满堂灌,或是一味地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都是在浪费课堂教学时间。
三、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就要讲究动静互补。只有“静”,教学成了老师的演讲或个人表演,学生就会被动而分散注意力;光是“动”,也不成其为教学。所以教师在每讲一个内容时,要给学生留有相互探讨,积极参与的时间,让他们在活动中理解、消化、掌握技能。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也应讲究“疏”与“密”的技巧,对非重点的内容,学生自己可以学得懂的部分,则或放手自学,或以读代讲,是教学上的粗线条,是写意;而对重点部分,特别是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部分,则必须是工笔画,浓墨重彩,认真描画。同时,要讲究疏中有密,密中有疏疏密有致。在教学中,教学内容简单的,学生自学可以学懂的,或内容比较有趣的,可以快节奏进行。内容比较难的,比较枯燥的,比较抽象的,或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则要“慢动作”,提问后要留出较多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老师适当的讲解也要放慢些语速,让学生来得及消化。在教学中,应张弛有度,“张”,时间不可太长,应以学生身心不会过度疲劳为度;“弛”,也不可过度,应不致使学生注意力涣散。
四、巧妙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求知欲,思维能力,有利于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扬民主精神,融洽师生关系,教师把爱心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教师把信任留给学生,把温暖送给学生,形成平等、宽容、相互理解、尊重人格、民主愉悦的氛围,创设活泼、轻松、有趣、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心态,主动参与学习。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应要尽可能打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讲到底的落后状况,多利用现代教具。如小黑板、挂图、投影仪、录音机等,这样既可节约板书,有关内容简介等课堂教学时间,又可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接受更多的信息,利于学生立体思维。其中教材上图文并茂的插图常是教师教学疏忽的一个地方,需要我们多加揣摩,多利用。学生感知课文不是孤立地进行,总是跟课文相关背景知识相联系,背景知识越清楚,对课文的感知也就越清晰,这就是感知的选择性,可见重视教具及课本插图的作用,也不失为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五、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技巧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教学的理论核心内容是:学习是生动活泼的智力生活,学习是在游戏童话、美术、音乐和创造的世界里进行的学习要成为丰富的精神生活的部分,学生应是这个世界的旅行者、发现者和创造者。我们要通过我们的课堂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让他们以旅行者、发现者和创造者的角色进入课堂学习,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要充分利用面部、眼神、语言等传递自己所获得的情感,要将自己融入课堂,全身心的投入,对文本的理解要表现出最纯最浓的真情。只有你的情感真诚,学生才能真正被感染。
如果我们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巧妙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技巧,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效率就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