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困生”形成原因探讨
杨 桦
(四川省平昌中学)
形成“学困生”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从困难学生的视角来看。主要因素不外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大方面。形成学习困难学生的决定性因素是其内部因素,而内部因素的主要方面则是心理因素。
一、外部因素
①传统教育的消极影响。从封建时代的科举取仕直至今天的升学考试,本质上体现的是应试式教育和淘汰式教育。长期积淀的“劳心者治人”及教育中“优胜劣汰”的观念,给学生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导致一部分学生害怕读书甚至干脆放弃学习;社会上存在的一些负面影响、新的“读书无用论”以及某些不良信息的传播。也使部分学生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②家庭教育的负面效应。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家长们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情愈加迫切,也给学生造成了严重的精神负担,使他们视学习为畏途。一些家长素质不高、文化程度偏低,或者对子女的学习漠不关心,或者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使子女学习的内在需要得不到强化。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其消极作用不言而喻。③学校教育的不当举措。毋庸讳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考试、统考的指挥棒使相当部分的教师产生了急功近利的倾向,在教学过程中偏爱学习上的“尖子生”,而对学习困难学生则关心较少,甚至置他们于不顾,使之几无翻身之日。④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配置,大开发、大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带来的留守儿童增多,以及留级率的严格控制,客观上也导致了“学困生”这支队伍的不断扩大。当然,这些似乎不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在此不作赘述。
二、内部因素
(一)非智力因素
①情绪方面。情绪方面过度焦虑,造成过度焦虑的原因主要有:第一,繁重的学习负担,升学及频繁测验的压力。第二,家庭、环境压力。这是目前很严重也很普遍的压力,且有加剧趋势。现在的高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长此以往就造成了一些学生害怕学习的心理,甚至与家长对立。第三,任课教师的批评。一些学困生由于接受能力差、反应慢或贪玩而导致学业成绩低,有的教师就对这些学生不分场合地点随意指责,讽刺挖苦,使得这些学生对学校、教师产生对抗或者某种程度的抑郁心理,进而造成学习的退步。第四,考试屡遭失败。考试频繁难度大、作业量多难度大,使得学生在作业和测验中经常遭到挫折,缺少成功的喜悦。第五,不恰当的学习竞赛。竞赛对那些承受能力差的学生容易产生沉重压力。因此,考试成绩排名次会使一些学生产生自卑感,从而失去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沦为学困生。②动机方面。动机方面学习动机水平低。学习动机水平低是高中物理学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动力型学困生。造成学习动机水平低的原因是:第一,不适当的自我意象。自我意象是学生对自身的认识和评价,是“我属于哪种人”的自我概念。第二,逆反心理。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个体感官所能接受的阈限时,对某类事物产生厌恶反感情绪,进而做出与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心理状态叫逆反心理。③性格方面。个性与性格上的问题也是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主要表现为:第一,自信心不足。高中物理学困生往往认为自己不够明,学习能力不强,缺乏应有的自信。据调查,不少高中学生沦为学困生正是由于缺乏自信造成的。第二,意志品质不良。做事没有持久性、稳定性,遇到问题便退缩、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控制力,容易被外界一些事情所诱惑,缺乏责任感等不良意志品质,都会阻碍学习的进步。第三,急躁和粗心。做事只求速度快、作业粗心和听课马虎,会严重影响学业进步;急躁和粗心是学习的大敌,轻者使学习进步缓慢,重者造成学习困难。第四,适应能力差。有些学生从小受父母呵护过多,造成内向孤僻、行为幼稚、不愿意交往、在学校活动中退缩等个性方面的问题,使其很难适应学校生活,由此造成学习困难。④学习方面。学习方法欠佳。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成功的关键。研究表明,许多学生就是由于不懂得如何学习、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而沦为学困生的。高中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经分析,造成学生不正确学习方法的原因。
(二)学生自身的原因
①遗传因素。具备良好的智力和身体是一个人能够顺利学习新知识的物质基础。不可否认,人的智力和身体状况的确受家族遗传因素的影响。但在芸芸众生中,大自然赋于人类各种智慧,也造就了人的性格、兴趣、特长的差异。②学习兴趣不足。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态度不较积极;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能自控、不求甚解;每当学习活动开始时,总要靠外部刺激来推动。他们常常处于学困生的临界位置,如果我们能适当引导他们稍加努力就能够脱离学困生的行列了。③学习方法不当。有部分学生学习上较努力,但学习方法呆板、机械,不会把知识的重点与内在进行联系,因此学到的知识总是零散无序,无法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从而造成理解慢、迁移慢、学习效率低;不能在学习中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不知道怎样好好的规划自己的学习活动;所以他们常常感到委屈、苦恼、孤独,渴望同学的友谊,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和指导。④学习惯不好。部分学生学习不认真、不努力;经常学习注意力不较集中,容易分心,自制能力差;而且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记忆和思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他们常常对学习抱有侥幸心理,不理解学习是环环紧扣、来不得半分虚假,要靠刻苦、勤奋才能取得好成绩。因此,在学习时,常精神不振作、行为懒惰、涣散,没有紧张感和成就感。⑤原有知识缺陷。由于原有知识缺陷而导致的学困生约占学困生总数的70%左右,其主要表现为:先有观念干扰。高中学生在初中阶段和日常生活中形成了许多天真的自然观、原始的经验、实际而管用的假说,他们用这些来解释、理解周围的事物。这些往往是相互矛盾的先有观念、并不遵循科学逻辑的生活常识,往往不能揭示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尤其不能靠它们做出准确的推测和判断。数学基础薄弱。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是学好物理学的前提条件,不会运用数学是学不好物理学的。语文知识欠缺。有相当一部分学困生之所以不能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不能搞清物理问题的叙述,其原因就是语文知识不足。综合知识贫乏。相当数量的物理学困生其生物、化学、地理、历史等知识严重不足。